11月5日,我們迎來試點注冊制宣布五周年。五年來,結合中國國情,注冊制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持續監管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同時,資本市場穩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對國際投資者吸引力不斷增強。
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同步前行。多家外資機構表示,注冊制改革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隨著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持續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擴大,對中國資本市場健康向上發展有耐心,對深度參與中國市場有信心。
同頻共振: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
以宣布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為起點,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結合中國國情,借鑒全球最佳實踐,推動基礎制度明顯完善。五年來,越來越多外資看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顯性”變化。
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索莉暉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18年宣布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以來,A股市場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促使發行上市全過程更加規范、透明、可預期,督促資本市場參與主體歸位盡責,從市場化角度引導投資者結構“機構化”、機構“頭部化”、投資行為“基本面化”。
“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是注冊制改革的本質。”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杜猛表示,全面注冊制下,企業上市條件更加多元、退市渠道更加暢通,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進行詢價、定價、配售,實現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這些推動了企業直接融資規模持續增長、產業結構持續轉型。
2022年至今,科創板及創業板IPO融資額占同期A股市場IPO融資總額的75%左右。瑞銀集團中國區總裁及瑞銀證券董事長錢于軍表示,注冊制下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的特點和融資需求,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通過注冊制改革更加暢通。
“無論是在投資者層面還是市場層面,中國市場正在變得更加成熟,我們看好中國經濟產業發展趨勢。”富達基金投資策略總監孟嶠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GDP的18%,但A股在全球資產配置的各種指數占比不到3%,這說明中國資本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中國繼續拓展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將吸引更多長線資金積極參與中國市場。
同向發力:外資機構參與感“更強了”
這五年,是注冊制從破題到全面落地的五年,也是外資不斷深度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五年。隨著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取消,QFII和RQFII制度不斷完善,內地和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逐漸成熟,外資機構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投資的決心動力“更足了”、參與感“更強了”。
目前中國證監會已核準成立9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瑞銀、摩根大通、野村、星展、大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渣打;9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富達、路博邁、宏利、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施羅德、聯博、安聯。
“投資A股市場的外資多數是專業機構投資者,著眼于價值投資,對行業龍頭和高增長的潛力公司尤為青睞。我們特別高興地注意到,注冊制改革以來,監管機構不斷加強與境外投資者的溝通與服務,通過組織國際路演活動、國際投資者大會等,助力外資機構深入了解注冊制改革進展,增強境外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的理解和信心。”索莉暉說。
充分的溝通和服務,為外資有序開展業務提供了更多“首例”。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孫利軍表示,瑞銀證券有幸參與了注冊制推行的各個重要時間節點,創造了多個IPO項目首例,包括首例由外資控股券商擔任保薦機構的科創板IPO項目,首例由外資控股券商擔任保薦機構的未盈利企業科創板IPO項目,首例由外資控股券商擔任保薦機構的注冊制后創業板IPO項目,首例由外資控股券商擔任保薦機構的注冊制后主板IPO項目等。
此外,富達基金發售了國內首只公募基金,高盛聯席保薦的百濟神州科創板IPO成為科創板首家三地上市的成功案例……一個個“首例”,不僅僅是外資機構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注腳,更是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重要性不斷提升的表現。
“從風險投資、私募投資、戰略投資、一級市場配售到二級市場交易,外資已全鏈條參與企業創業、發展到A股發行上市、交易及再融資的全過程。”索莉暉說,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展迅猛,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擴大,為國際金融機構和全球投資者帶來巨大機遇;另一方面,中資企業競爭力日益增強,不斷加大全球化布局,中國資本市場在資產定價和資源配置上發揮了越來越強的引導作用。
同步前行: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步伐不會改變
在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步伐不會變。
記者獲悉,證監會將堅持對外開放基本方針不動搖,堅定不移推進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開放,扎實推動境外上市備案工作,加強與香港市場的務實合作,拓展優化與境外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加快構建高水平制度型雙向開放格局。
索莉暉表示,外資投行憑借參與海外成熟市場的豐富經驗,積極獻言獻策,同時發揮橋梁作用,向海外投資者介紹中國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正成為連接中國與國際資本市場的紐帶。未來,高盛將積極為中國企業引入高質量境外投資者,增強中國企業與境外資本市場的互動,提升境外機構在中國的投資興趣;服務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利用全球并購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網絡資源,幫助中國企業對接國際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利用自身對國際資金環境及發行窗口的深刻理解,幫助中國企業在境外市場低利率環境下獲取債券融資。
8月以來,一系列活躍資本市場舉措推出,有效提振了投資者信心。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目前領先經濟指標反彈,隨著經濟活動持續修復帶動企業盈利上修,疊加宏觀政策寬松,中期來看A股市場有望迎來估值修復。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認為,A股市場有望年底出現上行交易機會,并建議策略性增持中資股,預測MSCI中國指數有望在未來12個月獲得約15%回報。
“我們希望能在中國以投資共建美好未來,這個決心和承諾不會因短期挑戰而有任何動搖;我們對中國資管行業的長足發展和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向上既有信心,也有耐心。”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小薏說,富達基金期待將全球金融行業領先經驗和優秀實踐更好引入中國,繼續參與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三支柱養老體系建設的新征程中。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