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進博會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宣告,力透五年的時光,以探索之姿拓印下生動實踐,奏響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與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強音。
從無到有,截至2023年10月底,科創板共有上市公司562家,合計IPO募資金額近9000億元,總市值逾6萬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凈利潤、研發投入分別突破1萬億元、1千億元、1千億元??苿摪迦找娉蔀?ldquo;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以鏈帶面,科創板發揮板塊示范效應和集聚效應,為推進產業體系高質量躍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持。目前,科創板已匯聚超百家集成電路企業,占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六成;擁有111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成為該領域企業的全球主要上市地之一。
科創板從增量試點起步,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持續監管等方面日漸形成了完善豐實的制度供給,為存量試點擴圍,再到中國特色注冊制改革的全面鋪開率先探路。
今天,當最初新設資本板塊以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思路,與日前中央金融會議提出的“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要求彼此交融,科創板已成為暢通“科技—產業—資本”循環、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又一有益實踐和深化路徑。
筑巢引鳳:
包容制度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設立至今,科創板將聚焦“硬科技”的政策導向與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的“無形之手”有效結合,有力承托科創企業在資本舞臺上做大做強。
一方面,通過發行定價的市場化改革,科創板擴大了資本市場對“硬科技”企業的直接融資支持。截至今年10月末,科創板IPO公司數量占到同期A股總數的32%、募集資金占比達42%。與此同時,借資本“東風”豐滿羽翼,有104家科創板公司在上市后通過再融資,以擴大產能、加快研發,鞏固行業龍頭地位或者加快趕超進程。
另一方面,科創板的建設,始終圍繞著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改革主線。循著這一思路,科創板與科創企業發展規律相適應,設立了多套上市條件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融資需求。據統計,目前已有54家未盈利企業、7家紅籌企業、8家不同股權架構企業以及21家分拆上市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在科創板的制度創設下,紅籌回歸的路徑愈漸成熟:首家境內上市的紅籌企業華潤微、首家多地上市紅籌企業中芯國際、首家在境內發行存托憑證并上市的紅籌企業九號公司等,紛紛借道科創板“快馬赴歸途”。
此外,考慮到創新藥企業投入資金大、投資周期長的特點,科創板針對性設置第五套上市標準,為生物制藥企業順利推進研發與商業化進程提供重要資本要素。截至目前,科創板16家多地上市公司中,半數為生物醫藥產業企業。同時,有20家科創板企業以第五套標準上市,其中14家公司在上市后陸續已有產品獲批銷售。
“我們享受到了科創板和注冊制帶來的發展紅利。”腫瘤治療領域創新藥企業艾力斯相關負責人在采訪中有感而發:“科創企業具有高技術、高風險、投入大、周期長的特點,如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導,往往難以獲得充足且成本較低的資本投入。如果問我科創板對于我們這種企業有何意義,我覺得更應該反過來思考——如果沒有科創板,我們會怎樣?”
攻堅克難:
“鏈主”引領實現關鍵領域自主可控
數據顯示,目前科創板已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行業公司數量位列前三,分別達到211家、125家和111家??苿摪鍑@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鏈,充分發揮板塊示范效應和集聚效應,助力科技創新形成了由“點的突破”向“系統提升”的發展趨勢。以行業龍頭為引領、上下游企業協同的矩陣式產業集群被逐步構建起來。
其中,集成電路既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樞紐,也是科創板推動科技創新產業集聚的典型寫照。目前科創板集成電路上市公司達到106家,合計募集資金2899億元,總市值超過2萬億元,分別占A股同行業公司家數、募集資金總數和總市值的64%、88%和56%??苿摪寮呻娐樊a業鏈不僅已初具規模,且形成了鏈條完整、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涵蓋設計、制造和封測三大環節的主產業鏈環節,以及設備、材料、EDA工具軟件、IP技術授權等支撐環節,涌現出一批具有行業標桿性和引領性的龍頭企業。
“科創板試點注冊制重大改革,為我們這樣的龍頭企業發揮產業引領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滬硅產業董事長俞躍輝表示,半導體材料領域的突破,有賴多學科、多領域“硬科技”研發支持。通過龍頭企業牽頭,能夠大力推動重點項目協同研發一體化。
眾多科創板企業不斷打破在芯片、高端裝備、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新材料等領域的國外廠商限制,保障了經濟運行安全;多家高鐵、電力裝備、通信設備等優勢產業鏈企業獲得科創板融資支持,提升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
從高原鐵路大直徑多支護TBM“高原明珠號”,到全球最大直徑23米級豎井掘進機“夢想號”,鐵建重工以多項“國之重器”,推動中國高端地下工程裝備走出一條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自主創新之路??频聰悼赝瑯哟蚱茋鈮艛啵瑢崿F了五軸聯動核心技術與產品的自主可控和規?;?。據統計,約六成科創板公司的核心產品或技術正在相關領域推動實現進口替代,有效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自主可控。
此外,在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進程中,航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量子信息等一系列國家級重大技術突破的背后,亦少不了科創板公司的技術支持。例如,西部超導開發的高強、中強損傷容限鈦合金產品成為我國多個新型航空型號項目的主干關鍵材料;坤恒順維開發的射頻微波信號發生器已被應用在移動通信、導航、衛星通信、雷達等領域;中復神鷹T800級碳纖維已獲中國商飛PCD預批準。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還在為科技、人才和創新的融合持續注入活力,促進產學研有效貫通和科技成功高效轉化應用。數據顯示,超六成科創板公司的創始團隊為科學家、工程師等科研人才或行業專家,近三成公司實控人兼任核心技術人員,近三成公司實控人擁有博士學歷;近四成科創板上市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
走深走實:
“試驗田”功能持續推進配套改革
作為我國試點注冊制的首個“落子”,科創板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功能,圍繞發行承銷、交易機制、指數投資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市場化的改革,在率先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發行承銷方面,科創板遵循注冊制理念,減少行政干預,將定價決定權交給市場,建立以專業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市場化詢價、定價和配售機制。據統計,目前有五成以上科創板公司引入高管員工資管計劃參與戰略配售,超過90家公司引入產業類戰略投資者。
交易機制方面,高效的價格發現機制,是優化資源配置、支持科技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基礎。自2022年10月科創板正式啟動股票做市交易業務以來,已有15家科創板做市商覆蓋167只科創板股票,大大釋放了市場活力。
投資者結構方面,科創板機構股東數量和持股比例穩步提升,已成為A股機構化投資程度最高的板塊。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科創板專業機構投資者活躍賬戶數超過6萬戶,同比增長10%;專業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約四成,上半年交易額占比近半。社?;?、保險公司、QFII等長線資金持續增配“硬科技”企業,科創板“機構市”初步形成。
指數投資方面,科創板加速構建指數體系,覆蓋以科創50指數為核心的寬基指數,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芯片、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代表的行業主題指數,以科創成長為代表的策略指數。隨著指數體系的完善,科創板指數相關的ETF等投資產品也更加豐富。
隨著注冊制改革的全面鋪開,科創板相關創新試點制度也在創業板、北交所等改革中不斷生發、落地結果。下一步,圍繞如何進一步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市場也對科創板制度改革和板塊建設的持續推進提出了諸多建議與希望。如完善科創屬性評價指標,以支持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建立并購重組“綠色通道”,探索或有支付或分期支付機制、完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等,推動科創企業進行產業整合;增加可轉債發行的靈活性等,便利科創企業募資用于研發或擴充產能等。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