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全面躍升:跨進年銷3000萬輛級新時代、出口首次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月產銷首破雙百萬輛等。同時,行業“內卷”趨勢加劇,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成為行業和企業發展的新主旋律,現代化汽車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推向縱深,以內生動力為核心的汽車行業變陣藍圖正徐徐展開。
而諸多汽車行業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的“高成長”表現則成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截至1月18日記者發稿,A股共有32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預披露2023年經營業績,預喜率近八成。其中,23家公司業績預增,2家公司業績略增。
展望2024年,行業繼續加速躍升的同時,產銷量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中汽協發布2024年汽車銷量預測,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同比增長3%以上。
多家深市車企業績預喜
2023年,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加速帶來汽車行業供給與需求變化,以及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產生新的機會與挑戰,中國汽車行業不斷向前發展,邁向汽車強國。
以深市為例,已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的16家深市汽車行業上市公司中,多家公司業績預喜。具體來看,雙環傳動、銀輪股份和天潤工業分別以8.2億元、6.4億元和4.48億元(以上限計)的預計歸母凈利潤暫列榜單前三位。從歸母凈利潤增長幅度來看,萬安科技以444.41%的增幅暫列榜首。
其中,雙環傳動預計2023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億元至8.2億元,同比增加37.44%至40.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公司預計2023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5億元至7.75億元,同比增加33.16%至36.68%。
對于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雙環傳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始終堅持聚焦主業,緊密圍繞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目標開展各項運營工作,積極推動高精密制造平臺化延伸。報告期內,公司重型卡車自動變速箱齒輪業務、新能源汽車齒輪業務等均呈現良好增長態勢;此外,公司持續推動內部降本增效、自主創新等工作,有效提升制造能力,降低單位成本,推動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另外,萬安科技受益于公司新能源汽車產品銷量持續增長,商用車產品企穩回升,報告期內公司整體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帶動公司毛利上升。同時,公司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的管理舉措,實現經營效益、運營效率和發展質量的同步提升,推動公司經營朝預期方向穩健發展。
據悉,萬安科技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億元至3.9億元,同比增加318.78%至444.41%。
深市車企“出海”高歌猛進
2023年,“出海”已然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不可或缺的熱點話題,并成為諸多車企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車企“出海”高歌猛進之下,正推動我國汽車行業加速實現從“產品出海”向“價值鏈全球化”飛躍。
例如,2023年9月4日至10日,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在慕尼黑成功舉辦。中國汽車整車及供應鏈企業是此次車展數量最多的國外參展商,總數達到75家。
其中參展的整車企業包括比亞迪、小鵬汽車、零跑汽車、上汽MG、阿維塔和賽力斯等等;參展的供應鏈企業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和中創新航等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企業;參展的軟硬件供應商包括地平線、億咖通、輕舟智航和元戎啟行等。主打電動化、智能化的中國參展商也成了此屆博覽會的亮點和討論焦點,充分展現了中國汽車產業整體實力及技術創新水平。
除了積極登上國際展臺之外,中國車企正在加速推進自身的全球化戰略,技術輸出漸成新趨勢。
例如,1月18日,比亞迪在印度尼西亞推出三款純電車型,包括海豚、海豹和ATTO3,這意味著比亞迪海外擴張又進一步。此外,比亞迪將與巴西伊亞州政府在卡馬薩里市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45億元。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智能化等領域具備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同時中國車企開發和迭代速度也遠勝于傳統外資車企,在與外資品牌的合作中也逐漸擁有話語權,合作模式由“市場換技術”變為“技術輸出”,并推動中國汽車出海從整車、零部件的出口進入到汽車生產全價值鏈出海的新征程中。
14:22 | 科創板105家公司有在途回購計劃 擬... |
14:21 | 雙林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514.49% ... |
14:20 | 智能電氣仍是業績“壓艙石” 雙杰... |
14:19 | 持續打造AI出行全球化 科技旗艦202... |
14:18 | *ST新寧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14:18 | 去哪兒:五一假期前夜火車票開售 ... |
12:54 | 潔特生物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07.... |
12:52 | 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拓普集團擬不... |
12:37 | 新三板涌現一批業績突出企業 為北... |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