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系統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動轄區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河北證監局積極行動,深入走訪以嶺藥業、華北制藥等上市公司,為企業發展“疏堵克難”。
2025年,河北證監局在總結2024年大走訪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常態化走訪機制。河北證監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2024年,河北證監局會同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形成了常態化走訪上市公司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2025年,我們將繼續深化這一機制,確保走訪工作更加精準、高效。結合日常監管情況,提前摸排企業訴求,聚焦痛點難點,拓寬走訪覆蓋面,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發展規劃及實際困難,并現場‘接診開方’。”
深入走訪以嶺藥業、華北制藥等上市公司
在走訪以嶺藥業時,河北證監局深入了解了企業在中醫藥領域的創新成果和未來發展規劃。以嶺藥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歷程。
參觀以嶺藥業展廳 攝影/張曉玉
針對企業反映問題,河北證監局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和建議。河北證監局表示,以嶺藥業要繼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利用并購重組等手段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進程。同時,建議企業加強與政府、媒體等各方面的溝通協調,完善輿情管理機制。
隨行的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針對以嶺藥業的并購需求,提供包括并購貸款、債轉股、資產置換等一系列金融服務。在并購貸款前置環節,協助企業完成標的公司的“孵化”流程,從基金設立到股權處理等環節提供專業支持,助力企業優化資本結構,推動并購項目順利實施。
(華北制藥智能生產線 攝影/張曉玉)
在走訪華北制藥時,河北證監局重點關注了企業在市場競爭與產業轉型中面臨的挑戰。華北制藥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醫藥行業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品牌價值高達314億元,擁有完備的產能體系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但近年來公司發展面臨部分挑戰。
華北制藥計劃圍繞銷售存量調整優化、盤活扭虧、依法合規防范風險、開放合作等方向推進工作,以實現內部效率提升與外部形象轉變。
同時,華北制藥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融資與資產處置方面,希望得到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進一步支持,借助資產管理公司專業經驗處置不良資產,推進再融資、并購等資本運作,并希望在股權激勵方面獲得指導與支持。
河北證監局表示,將積極協調各方力量,支持企業深化改革,提升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快從傳統制藥向生物醫藥轉型的步伐,布局生物藥等前沿領域,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建議企業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各方積極表態支持
交流過程中,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監管部門等各方積極表態支持。相關商業銀行表示,將助力企業降本增效,進一步降低存量負債成本。相關資產管理公司亦表態,可探討不良資產處置方案,同時探索債轉股與資產置換方案,助力企業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股權價值,減輕債務負擔,增強企業財務健康度。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發揮交易所平臺優勢,組織相關活動助力市值管理,做好輿情監測與傳播服務,協調解決財務公司存款等歷史問題,督促公司規范經營,推動發展。
在走訪過程中,河北證監局還與上市公司負責人就企業合規經營、投資者回報、社會責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河北證監局強調,將按照證監會部署,持續收集并反饋上市公司面臨的問題,協同各方力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支持企業夯實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上市公司應堅守合規底線,充分利用并購重組、回購增持再貸款、現金分紅等資本市場工具,提升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
走訪結束后,華北制藥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走訪極大地暢通了政企交流渠道,企業將積極借助各方力量,深化內部改革,提升創新能力,全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加快產業升級步伐,重塑行業地位。我們將以此次走訪為契機,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支持工具,優化分紅、運用增持回購貸款等,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發展質量。”
河北證監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把常態化走訪作為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央地協同加大服務力度,提升監管溫度。通過專題培訓、政策宣講、媒體宣傳、推動地方政府落實屬地責任等方式打好提質增效組合拳,為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編輯 喬川川)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