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2月28日,中國證監會網站公開部分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建議和對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案的答復。
為北交所提供更多優質上市公司
在《關于強化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支持力度,建設北交所成為國際一流證券交易所的建議》的答復中,證監會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圍繞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目標,持續推進高質量建設北交所。
一是堅守北交所板塊定位,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強化審核注冊把關,把好上市“入口關”,與滬深交易所合理錯位,為北交所提供更多優質上市公司。
二是不斷完善上市公司監管機制安排,提升科技監管水平,增強現場與非現場監管的協調配合與有效聯動,著力提升監管有效性,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三是優化投資者結構,提高對潛在投資者和已開戶投資者的吸引力,引導公募基金加大在北交所投資,加大力度引入中長期資金,推動投融資兩端平衡發展。
四是深化國際合作,積極支持北交所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經驗互鑒,推動境外中長期資金投資北交所。
五是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督促保薦機構和審計評估機構提升執業質量,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依法參與北交所做市業務,推動北交所高質量發展。
目前暫不具備條件設立重慶證券交易所
在《關于推動金融鏈產業鏈融合 促進東西協作發展的提案》的答復中,證監會表示,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支持上市公司、私募基金、證券公司等積極參與面向西部產業的專項并購引導基金,在并購重組監管中持續落實好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鼓勵依法設立的并購基金等投資機構參與并購重組,支持符合條件的西部地區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促進資產整合和產業升級,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積極作用。
另外,對于“關于在重慶設立證券交易所或分所”,證監會表示,目前我國境內設有上海、深圳、北京三家證券交易所,全面實行注冊制落地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更加清晰,較大程度滿足了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需求,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均在成渝地區設有市場基地,為西部地區提供直接便利的資本市場服務,發揮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新設并辦好證券交易所需要一系列內外部條件支撐,并充分考慮與現有市場體系的銜接協調,實現與現有證券交易所的錯位發展和競爭,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綜上,目前暫不具備條件設立重慶證券交易所。
積極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
在《關于為科技創新產業全生命周期提供精準金融支持的提案》的答復中,證監會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積極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
一是繼續堅持政府推動和發揮市場作用相結合,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逐步完善服務體系,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二是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
三是推動科創債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科創債獲得資金融通,助力降低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成本。
加快推動REITs相關立法工作
對《關于加快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專項立法的提案》的答復中,證監會表示,試點工作開展四年以來,REITs市場各方面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為基礎、《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等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主體、交易所自律規則為補充的規則體系。經過試點實踐,REITs發行、交易等各項制度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功能日益發揮,基礎設施類型不斷豐富,取得了積極效果。但客觀上看,現行REITs也存在產品結構較為復雜、產業資本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法律層級較低、法律責任邊界不清晰等問題。
為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合理分配參與各方權責,更好發揮REITs盤活固定資產、拓寬投資渠道、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REITs專項立法工作已列入立法議程。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專門提出,要研究制定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管理條例。為落實相關意見精神,中國證監會2024年立法工作計劃也提出將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做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管理條例》的制定工作。
目前,中國證監會在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就REITs組織架構、立法模式等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多次與市場機構召開座談會,廣泛研究成熟REITs市場發展經驗,按期推進各項立法工作。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深入研究REITs的法律依據、交易安排、管理架構、監督管理及其他配套機制,借鑒境內外實踐經驗,加快推動相關立法工作。
在《關于實現房托基金互聯互通的提案》的答復中,證監會表示,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與香港方面保持密切溝通合作,積極推動REITs市場發展,加快推動REITs互聯互通盡早平穩落地。持續豐富跨境投資品種,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便利和機會,更好助力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
(編輯 喬川川)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