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3月4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溫州市工業與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成功發行5000萬元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
事實上,多年來,上交所持續致力于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公開數據統計顯示,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自推出以來,截至目前,已在上交所市場發行14只、發行規模合計為36億元,募集資金實際支持超500家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
完善制度規則
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中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主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促進增長、保障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從市場情況來看,盡管政策方面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持續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但受限于企業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弱、缺乏足夠抵質押物、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中小微企業仍然面臨著不小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位市場資深觀察人士告訴記者。
上交所作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我們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條基于中小微企業特點、適合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路徑,引導金融資源流向需要更多支持的中小微企業,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上交所債券業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溫州市工業與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例,作為溫州市級工業與能源領域投資主體,本次其發行的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的募集資金擬用于置換對區域內從事風電母港業務中小微企業的股權投資,支持溫州本地資本與民營企業參與能源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將進一步助力推動浙南地區風電開發降本增效,提高深遠海風電建設效率。
疏通“毛細血管”
針對性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痛點
相比央國企,中小微企業存在資產規模小、單次融資金額需求小等客觀現狀,對其而言,通過直接發行債券存在綜合融資成本較高的問題。
“基于此,上交所探索性地提出由業務上與中小微企業有著密切聯系,并且資質相對更優的企業作為債券發行人,募集資金通過支付預付款或者清償應付款項、發放委托貸款等形式支持產業鏈上下游或與自身經營業務相關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形式,無疑具有較好的創新效應及現實意義。”一位券商債券業務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供應鏈核心企業、產業企業、金融或類金融企業、國家級開發區園區運營企業等都可以通過支付應付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與自身經營相關的方式發行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
例如,2025年2月21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高投”)發行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規模2.5億元,票面利率3.18%。作為西安高新金控集團旗下的專業創投機構,西高投本次募集的資金將重點投向西安高新區內的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此外,本單債券由陜西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增信擔保,進一步提升科創型中小微企業在債券市場融資能力。
再比如,特變電工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我國大型能源裝備制造企業。2024年4月份,企業發行5億元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募集資金全部用于通過支付預付款或者清償應付款項等形式支持產業鏈上下游或與特變電工公司業務相關的中小微企業發展,已支持超過400家民營企業,不僅為民營經濟注入活力,也有益于增強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的產業鏈穩定性,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典型案例。
創新產品助力
中小微企業持續發展
近年來,上交所堅持不斷創新資產證券化盤活資產方式,支持中小微企業利用如貿易應收款、生產設備、知識產權等各類資產,或與經營性信貸產品相聯系,進行創新融資,助力盤活普惠金融資產,為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活動增添活水的同時,豐富市場資產供給。
從服務小微企業效能來看,資產證券化產品服務范圍廣,涉及的小微企業一般可達到上千戶,聚焦“高精特新”小微企業,推動產業鏈升級。“遠惠系列-2024遠東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三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規模21.08億元,承租人數量達1千戶;“杭州未來科技城知識產權第2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專精特新)”發行規模1億元,項目參與企業包含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涉及大數據、人機交互、工業互聯網安全等前沿領域;“京東科技盛采1號第6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規模5億元,借款人數量約1千戶。
遠東宏信“遠惠系列”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資產池入池的承租人100%為中小微企業,今年該系列產品發行規模已達90億元,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超1.5萬家。以其底層資產承租方之一金濤模具為例,作為寧波的一家小微企業,其業務主要為生產壓鑄模具及壓鑄產品。當企業面對擴張業務、新增設備的需求時,一般融資產品手續繁瑣、審批周期長成了攔路虎,眼看著訂單難以按時完成。遠東宏信了解情況后,迅速展開調研,通過直租產品的“綠色通道”,一周內完成審批,讓企業很快完成設備到貨、投入生產,告別了資金需求的漫長審批。
展望未來,上交所表示,將積極發揮交易所市場功能,持續優化完善規則指引,強化信息披露的標準化和透明度,研究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合適途徑和匹配產品;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加強投融對接,開展形式多樣、功能豐富的債券發行人路演活動,提高融資效率;積極培育多元投資者,建立健全做市機制,進一步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多措并舉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輯 張昕)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