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孟珂 韓昱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住樓市股市”。記者注意到,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是第一次。
資本市場層面,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
那么,加強穩市機制建設有哪些具體的發力方向?帶著這一問題,《證券日報》記者邀請了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試圖撥開迷霧,找尋發展脈絡。
股市重要性日益凸顯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住樓市股市’,可以看出,股市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鄧海清表示。
“在全球資產定價體系重構的關鍵時期,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具有雙重戰略意義:對內可夯實經濟回升基礎,對外可提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章俊分析,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股市”納入經濟發展總體要求,并對資本市場作出系統性部署,這一表態標志著我國金融改革進入新階段。當前我國擁有超2億股民和7億基民,股市穩定不僅影響居民財富效應與消費信心,更關系到科技創新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暢通。從經濟轉型視角看,資本市場承載著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歷史使命。2024年,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均超過九成,目前全市場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過四成,顯示資本市場已成為培育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的重要搖籃。
“近年來,頂層設計對于資本市場的重視度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在穩定社會預期、助推居民財富保值增值、服務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的作用愈發凸顯。”羅志恒分析,資本市場可以發揮樞紐功能,匯集各類資金高效轉化為資本,引領人才、科技等其他要素資源集聚和融合,助力企業研發攻關、轉型升級和并購重組,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的支撐。
溫彬表示,資本市場保持穩定,對于擴大居民部門的財富效應、暢通企業部門的融資渠道、緩解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都有積極作用。開年以來,穩定資本市場的工作在持續發力。
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
楊德龍認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有利于改善資本市場供給結構、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較高,機構投資者和中長期資金相對較少。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規模,有助于提高資本市場的整體穩定性,降低市場波動性。
在章俊看來,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縱深推進,內在穩定性增強,與長期資金形成良性互動,這有利于發揮其財富“蓄水池”功能,推動居民財富保值增值。
去年以來陸續發布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造有利制度環境,引導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數據顯示,2024年9月份以來,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A股市場凈買入約2900億元;各類中長期資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從14.6萬億元增長到17.8萬億元,增幅達21.9%。
荀玉根表示,根據近期政策部署,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預計中長期資金入市趨勢將進一步鞏固,資本市場資金供給與結構有望改善,A股有望迎來更多增量資金。
楊德龍表示,中長期資金既要引得來,更要留得住,這需要提升資本市場可投資性,讓機構投資者能夠獲得較好投資回報,使投資和融資形成良性循環。
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
鄧海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舉措有利于推動資本市場健康良性發展,滿足各類型企業投融資需求,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使我國在全球科技競賽中處于主動位置。
郭磊說,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是監管的重要思路之一,上述舉措均有利于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明明認為,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旨在助力具有創新發展潛力的企業發展壯大。此舉不僅有利于優質新興企業穩健成長,還能夠推動優質傳統企業實現轉型升級,進而使投資者能夠更有效地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
“中國股市的健康良性發展也將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有效助力。”鄧海清認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依靠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股市在科技創新企業投融資中發揮著樞紐作用,可以有效聯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連接投資人和創業者,對高科技企業,尤其是初創型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和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羅志恒表示,2025年伊始,以DeepSeek為代表的科技突破引發資產重估。未來需持續推動“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等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落地,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盡快明確優質科技企業上市的綠色通道機制。
鐘正生表示,2025年,“科技創新”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和股票市場的重要主線。AI等新技術走向推廣應用,能夠提升生產效率,有望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注入更持久的動力、更多樣的活力。
在趙偉看來,政府工作報告的提法強化了改革導向。一是機制建設維度,通過“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構建市場穩定器;二是制度優化維度,通過“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拓展融資渠道;三是政策協同維度,以上改革措施在穩定股市的同時,通過改善企業融資環境、豐富居民財富管理工具,為微觀主體資產負債表修復創造基礎條件。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