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在全球經貿秩序重構的關鍵節點,國產替代已從戰略儲備轉化為必然選擇,而此次關稅反制政策實質為這一趨勢注入加速動能。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估值邏輯也在發生深刻變化。
從資本市場來看,以科創板為代表的A股科創企業有其特殊的估值邏輯。一批科創板公司已成為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新材料細分領域的“佼佼者”,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助力產業鏈自主可控。與此同時,一批科創板公司更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占據市場領先地位。數據顯示,超七成科創板公司實現境外銷售,27家公司銷售區域已覆蓋超百個國家或地區。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表示,在“科特估”的引領下,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給予了極強的信心,國產化率進一步提升的過程中,資本市場給與估值提升的配合,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的信心,“科特估”正是對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定價。并且,在市場選擇與政策引導的協同作用下,“中國制造”有望突破后發優勢的瓶頸,完成從“模仿”到“超越”到“主導”的質變,開啟全球價值鏈重構的新時代。
硬科技實力持續提升
國產化率仍有空間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從政府采購傾斜、稅收優惠、技術攻關、產業鏈安全、地方試點、金融支持等多維度推動國產替代,重點領域包括半導體、基礎軟硬件、環保裝備、智能汽車等,目前,本土化產業鏈在許多關鍵領域已實現大幅突破。
以集成電路行業為例,作為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心臟”,始終是海外重點圍堵、實施技術封鎖的核心領域。近年來,科創板集成電路企業全力推進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高端環節的技術攻關,大大提升了我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高端裝備是制造業的“脊梁”。目前科創板已有超百家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齊聚板塊,囊括工業母機、工業機器人、激光加工等先進工藝裝備,下游覆蓋軌交、汽車、電力、航空、物流等國計民生重點領域。一批公司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關鍵裝備支持。
當前外部的“圍追堵截”的壓力下,我國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仍然迫在眉睫。如今,在技術與產能的合力作用下,中國有望通過“內循環”進一步加速實現產業鏈全面“中國化”發展。“對美加征關稅后,我國高科技產品和農產品的國產化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以航空器、消費電子、汽車核心部件、高端農產品為代表的領域將出現顯著替代效應。”蘆哲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上市公司勇當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并積極推進并購重組,利用定向可轉債支付工具、收購未盈利標的資產等手段,加速實現產業升級。
政策賦能與資金涌入
為估值提升帶來雙輪驅動力
當前,“科特估”體系下資本市場與國產化正在產生協同效應。在蘆哲看來,國產化是實現產業鏈安全的必要路徑,國產企業通過“估值提升—信心提升—資金流入—國產化率提升—估值提升”形成正向的閉環,資本市場與產業形成產融協同新范式,有望進一步增加資本市場和經濟運行的穩定性。
今年一季度資本市場的行情正驗證了“科特估”與科技企業國產化的完美結合。國產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鋪開使用,國內的智能駕駛系統搭載價格也進入歷史新低,中國高端制造業已經開始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
在“科特估”的引領下,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給予了極強的信心,帶動市場成交熱度持續提升。近兩日,在全球市場動蕩之際,4月8日、4月9日連續兩日,A股走出獨立行情。截至4月9日收盤,滬深兩市雙雙上漲,當日收盤,上證指數漲幅1.31%,深證成指漲幅1.22%。
與此同時,堅守“硬科技”定位的科創板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告亮眼,實現2025年“開門紅”。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13時,科創板公司已有1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7家預增,3家扭虧為盈。一季度良好的開局也將為科創板公司估值提升
申萬宏源研究首席策略分析師林麗梅認為,從避險到布局,關稅沖擊下的中國資產戰略機遇再定價。在市場大幅調整之際,中國資產再次回到相對全球具備良好性價比的估值位置。在特朗普關稅沖擊帶來的基本面擔憂出清后,市場可能迎來一個重要的中長期周期低點,繼續看好后續A股產業趨勢和低估反轉行業輪動的機會。
展望未來,蘆哲表示,春節后由DeepSeek引發的估值重塑,并非單純的技術事件,而是中國創新體系從“單點突破”向“系統進化”轉型的縮影,國產化率進一步提升的過程中,資本市場給與估值提升的配合,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的信心,中國科技的技術突破、智能制造和資本市場共同配合有望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加速完成,向創新驅動型經濟體發展,“科特估”正是對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定價。
(編輯 孫倩)
16:18 | 西藏旅游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6:13 | 中海達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2.80% |
15:51 | 大禹節水上調股份回購價格上限至6.... |
15:49 | 何氏眼科數智化轉型不斷邁進 AI+基... |
15:48 | 交通銀行與中國金幣聯合推出海南熱... |
15:48 | 酒鋼宏興取得興業銀行1.8億元股票... |
15:47 | 捷途全新山海L9正式上市 |
15:47 | 第一季度市場監管總局無條件批準經... |
15:46 | 財政部公布今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 |
15:18 | 諾誠健華新一代泛TRK抑制劑Zurletr... |
15:18 | 國盛金控:公司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 |
15:18 | 國機精工:目前尚不能準確預計泊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