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孟珂
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興起了一股回購熱潮。根據Choice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482家上市公司合計完成953筆回購,已回購金額達到216.75億元。據了解,今年A股的回購規模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全年,而且上市公司主動大手筆回購也頻頻出現。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規模股票回購主要集中在市場處于較低位置或市場連續下跌的時候。今年上半年,在市場大幅回調背景下,股票回購規模明顯擴大。
除了A股市場頻頻回購,美股市場回購紀錄不斷刷新。有數據顯示,過去五年,美股回購規模平均每年近5000億美元。而今年上半年,美國上市公司累計回購了逾6700億美元股票,回購規模已超過2017年全年創下的5300億美元紀錄。
付立春表示,上市公司主動回購是推動美股走牛的重要因素。通過股票回購,可以向市場傳遞出企業股價被低估的信號,增強投資者信心,使得股價能夠回歸合理價值。同時,股票回購可以減少相關公司流通股份,在利潤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提高每股收益,有利于公司股價提升。對于市場而言,上市公司進行回購股票,有助于改善市場資金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想維持股價,回購是比較好的方式。大股東股票回購對公司來說是增加公司控股能力,提振投資者對公司經營信心,同時降低企業被惡意并購的風險。對市場來說,股票回購能增強市場對企業經營的信心,完善市場交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