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向炎濤
為進一步加強對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監管,3月22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本次《征求意見稿》,在附則中增加一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對此,市場解讀為電子煙或將納入煙草專賣監管。
上述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后,電子煙概念股遭遇了市值大挑戰:北京時間3月22日,美股上市公司霧芯科技一度大跌超40%,3月23日港股上市公司思摩爾國際開盤一度大跌30%。
上述政策落地是否意味著電子煙行業徹底涼涼了?
中國科學院西南多樣性中心助理研究員李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電子煙是按照普通電子商品去銷售,一旦把它納入到國家煙草專賣制度進行監管,就意味著無論是生產批發還是銷售,都必須通過國家的批準。一旦對電子煙實行煙草專賣制度,就意味著網購這條路被卡死了,因為沒有全國銷售資質,電子煙只能依托地方銷售。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券商人士表示,目前政策監管的細則還沒有落地,所以各方均還在觀望之中。但也人士表示,電子煙龍頭霧芯科技、思摩爾等大跌表明市場對這一政策充滿悲觀態度。
電子煙行業賽道或再迎新變化
這不是電子煙行業第一次迎來政策上的“監管”。
2019年年底,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電子煙發布網上禁售令。不過,記者在朋友圈、社交軟件群里依然能看到有人“變相”兜售電子煙:“我這里提供某品牌電子煙,價格比較實惠”。
3月22日,工信部表示,鑒于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與傳統卷煙在核心成分、產品功能、消費方式等方面具有同質性,對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應當參照《實施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這也與國際上主要國家和地區對于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的監管方式一致。同時,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實施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將大幅度提升電子煙監管效能,有效規范電子煙生產經營活動,解決電子煙存在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虛假廣告等問題,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過,政策的尚未實質落地以及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在短期內還沒有對實體銷售產生撼動。
3月23日,《證券日報》記者在北京市望京商圈某商場內走訪時看到線下的電子煙銷售仍在正常進行,不過電子煙的外包裝上以及門店的醒目位置都提醒著:吸煙有害健康,未成年人禁止使用。
“目前電子煙尚不可能在網上售賣。你可以加我微信,我可以給你郵遞到家。”一家柚子電子煙門店銷售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市場對電子煙的爭議在于其是否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威脅以及涉嫌虛假廣告等。
暗示電子煙比傳統煙草“健康”是行業普遍的話術體系。上述電子煙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電子煙里面已經不含焦油,但含有尼古丁,而后者只會讓人吸煙上癮”。
虛假虛假、虛假廣告也是電子煙行業被詬病的重要原因。此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國內電子煙品牌YOOZ所在的北京奇霧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及虛假廣告被北京朝陽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據后者開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北京奇霧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份至2019年11月在公司網站上制作并發布“1顆煙彈≈3包煙”等內容與實際商品性能不符、“遠低于行業平均漏油率”的內容無法提供數據依據。
“造富者”電子煙“夢碎”了嗎?
電子煙行業一度迎來了“造富”潮。不過,監管政策的變化,讓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跳水。除了霧芯科技、思摩爾國際市值出現大跳水外,截至3月23日,A股電子煙板塊也出現了調整,億緯鋰能、愛施德、集友股份跌幅居前。
盡管如此,霧芯科技的市值約為157億美元,思摩爾國際的市值為2889.36億港元。
針對電子煙行業的政策變動,多家券商發布了研報。天風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此次監管出臺明確了霧化電子煙的監管主體和方向,后續還需等待具體細則落地,監管落地將有效推高行業門檻,集中度提升,利好行業上下游龍頭企業。
“我個人還是堅定看好電子煙行業未來發展,我們認為這一政策對于電子煙行業來說是短期利空長期利好,給了電子煙一個合法身份,以前是沒有這個身份的。”傅嘉成對記者說道,“現在細則還沒有出,還處在揣測階段,但預計整個電子煙產業納入到專營專賣的可能性應該比較小。”
傅嘉成認為,電子煙是減少傷害的,無論從健康角度,還是從消費者、衛生組織等方面看來,未來替代傳統卷煙是趨勢。從全球市場來看,目前也沒有哪個國家把電子煙完全禁封,只是用一種更加規范的手段讓其更加健康發展。監管不會把整個產業一刀切,只是進入到更加有序的發展階段。
那么,未來針對電子煙可能的監管方向會有哪些?傅嘉成認為,首先征稅會落地,電子煙企業在稅收方面會補上。此外,在渠道方面也會做一些梳理。目前很多電子煙門店開在商業綜合體、商場等未成年人、青少年聚集的地方,從保護未成年人角度考慮,未來這些場合的門店或許會有一波清理,并限定電子煙門店的開放區域。
傅嘉成認為,新規對生產端的影響弱于渠道端。“從生產端來看,中煙之前沒有做過任何霧化電子煙的產品儲備,不具備生產能力,未來就算要做霧化電子煙,生產端應該還是會依靠思摩爾等代工廠商來合作。”另外,未來還可能會針對電子煙驅動發放一些經營牌照,比如賣傳統卷煙,在經營許可里面加上電子煙。
(編輯 白寶玉)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