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令全球資本市場措手不及,這也促使投資者重新思考自身投資方式。
后疫情時代下,疫情加快低碳經濟轉型,也使得可持續投資備受關注。近日,匯豐的一項可持續投資調查顯示,近九成(89%)中國內地受訪投資者認為ESG至關重要,但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將其納入投資考慮。
有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盡管當下ESG投資屬于市場熱議話題,但實際上投資者能選擇的產品并不多,“國內行業對于ESG投資本身的定義也比較模糊,許多產品也僅僅是借ESG搞噱頭,但實際上,好的企業本身都是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這就沒有了篩選的意義。”
僅26%投資者
將ESG納入投資考慮
“疫情加快低碳經濟轉型,令可持續投資備受矚目。雖然公眾對ESG投資的認識有所加深,但我們的調查仍然顯示,投資者在可持續投資上的意向和行動存有重大差距。”匯豐投資管理亞太區行政總裁巴培卓(PedroBastos)稱,這預示未來的需求巨大,當前需要著手通過教育、產品開發給予支持,并充分將ESG原則納入投資策略中,以實現投資者的目標。
匯豐投資管理最新的可持續投資調查結果顯示,三個亞洲市場中(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平均有64%的受訪投資者表示疫情提高了他們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等因素的認識,同時促使其重新評估投資方式。
在上述三個亞洲市場中,84%受訪投資者認為可持續發展、環境和道德議題是管理其投資組合的關鍵因素:中國內地(89%)、中國香港(84%)和新加坡(80%)。約65%的受訪者表示不希望因為應對ESG議題而承受經濟損失,其中中國內地受訪投資者對此最為關注(69%)。
缺乏ESG投資產品
那么,是什么因素令投資者對ESG投資望而卻步呢?
在匯豐調查的三個受訪亞洲市場中,近半數的投資者將原因歸咎于缺乏滿足自己需求的可持續投資產品——中國內地(57%),中國香港(48%)。而37%受訪投資者不希望因此限制所投資行業或公司的范圍,而約三分之一則認為成本高昂是進行ESG投資的障礙之一。
受訪的投資顧問也表示,缺少合適的投資產品(60%)為最大的阻礙,其次是可持續投資乏人問津(57%)。該調查結果似乎與投資者對ESG議題的重視背道而馳,反映投資顧問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不足。
不難看出,投資者需要的是具個性化和針對性的ESG產品。巴培卓補充道,匯豐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市場的低碳基金產品,以及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印度推出的環球股票氣候變化基金,以彰顯在提供相關氣候變化投資方案的不懈努力。
亦有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盡管當下ESG投資屬于市場熱議話題,但實際上投資者能選擇的產品并不多,“國內行業對于ESG投資本身的定義也比較模糊,許多投資產品也僅僅是借ESG搞噱頭,但實際上,好的企業本身都是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這就沒有了篩選的意義。”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