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也在造車,我有機會看到嗎?”
“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夠移民火星,我們一定會把地球上造的車,帶到火星上去。”
昨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現場,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與火星車數字人祝融號進行了短暫的交流。
無人駕駛AR小巴、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免開顱微創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從天上的云變成了地上的雨。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雷表示,“這一趨勢是健康可喜的,意味著人工智能發展逐漸從‘櫥窗’階段轉向,開始真正落地應用到各個領域。”
讓智能觸手可及
數據、算法、算力等關鍵技術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重要支撐。該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華為盤古大模型、商湯AI大裝置等AI自主開發框架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在華為展臺,盤古大模型被認為是鎮館之寶。展臺工作人員介紹,AI之前開發都是從零開始,需要訓練成千上萬甚至億級的數據,“基于華為云上已有的上千億的素材,盤古大模型相當于把主流的人工智能應用開發到60分的水平,其他開發者可在60分的基礎上再升級。”據悉,盤古大模型未來主要應用到金融領域的投研分析以及電商領域的快速分類評價等。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開幕式上表示,人工智能發展目前處在關鍵時間點上,從過去天上的云變成了地下的雨,將改變我們身邊每一件事,每一個行業,“要加速這個進程,應該匯聚各方力量,大力發展以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讓AI算力像水和電一樣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公共資源,讓智能觸手可及。”在他看來,在盤古大模型將AI手工作坊模式轉變到工業化AI開發新模式。
來到商湯展臺,居于C位的是一塊橫縱連接的曲面屏,這正是商湯打造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該AI大裝置打通算力、算法和平臺之間的連接與協同,能夠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產要素的成本。據悉,商湯在上海臨港建設的新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總算力可達3740Petaflops,1天內可處理時長23600年的視頻。
“商湯AI大裝置相當于一個創新的AI工廠,這個工廠里沒有工人,但卻能夠幫助客戶根據需求迅速產出優質的算法,有17000種算法供客戶挑選。”商湯展臺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稱。
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在人工智能行業有這樣一條“金科玉律”——無AI不芯片。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核心基礎——AI芯片,它的任何研發與創新,都是影響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發展快慢的關鍵要素。
昨日出爐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高獎項——“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簡稱“SAIL獎”)中,國產芯片占據了六分之一,國內首款GPGPU——云端7納米芯片產品BI,具備多項關鍵性技術創新的寒武紀思元290智能芯片,入選15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的類腦計算天機芯片等均上榜。
“人工智能的要素之一是算力,幫助大家獲得更加廉價且能效更高的計算能力,是智能芯片行業需要長期努力的方向。”寒武紀創始人兼CEO陳天石說。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AI@上海展臺,一條芯片長廊集中展示了11家上海企業的17款芯片。其中,地平線車規級芯片征程3目前銷售超過4.5萬片,預計全年銷售超過20萬片,主要用于理想One等車型。而作為征程3的升級版地平線征程5芯片于今年5月點亮,面向L4高等級自動駕駛,打破了特斯拉自動駕駛芯片(FSD)和英偉達自動駕駛芯片(Orin)在這一領域的“壟斷”。
然而,目前我國芯片還是多以設計應用為主,在“卡脖子”的尖端制造技術上依然存在瓶頸。包括璧仞科技、沐曦科技等一批企業正在高端通用AI芯片等方面加快布局,全力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壁仞科技聯合創始人張凌嵐向記者介紹,算力芯片是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動機,相比西方幾十年的積累,我國芯片制造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國產芯片再走簡單復制、產品的替代,沒有創新能力,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據透露,壁仞科技明年將發布首款通用智能計算芯片產品。
AI應用場景
未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輕巧地上下樓梯、悠閑地下棋、有節奏地捶背,這是優必選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首發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配備了傳感器、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的商湯無人駕駛AR小巴,讓乘客在行駛中可以感受到虛擬內容與現實相結合的體驗……
盡管已應用到各行各業,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未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如果把算力水平和應用場景形象看作AI在生活領域的兩條腿,算力這條腿很長很粗壯,呈指數級增長,但是應用場景這條腿相對而言仍然比較短比較細,處在線性增長中,還有大量吃、穿、住、行線上線下細分場景有待開拓。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自主開發的“免開顱微創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獲得SAIL獎。在日前的探營時,證券時報記者看到,一只可愛的小老鼠,顱內植入了一片神經元,幾乎感受不到的超薄、超柔、高通量神經信號采集芯片,當小鼠運動、進食時,與神經信號處理接口電路直接相連的電腦將實時反映其腦電信號的變化情況。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陶虎向記者表示,“免開顱微創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在植入創傷、長期在體安全性等關鍵指標方面已達到甚至部分超越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未來3到5年內最大的用途就是臨床,治療重大的神經疾病,希望幫助患者恢復感知和運動能力。”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透露,騰訊將與國家天文臺共同發布“探星計劃”,將把上海優圖實驗室的AI技術用于尋找脈沖星,探索宇宙。
“一直以來,我們把探索人工智能視為星辰大海一樣的征途,今天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社會即將到來。”李彥宏表示。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