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5G加速滲透的一年,根據三大運營商剛剛披露的半年報,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數合計達到5億戶,5G用戶滲透率達到30%。根據Newzoo發布的《全球移動市場報告》,預計到2023年,中國5G用戶將達到9.13億。
如果說4G帶火了短視頻,那么5G會帶火什么?
10年前,當4G還沒普及時,人們對4G的想象是,用手機上網看電影更快了。然而現實往往不是按人們的線性思維來發展的,人們用4G看的最多的電影是短視頻平臺上的《5分鐘講完XX電影》。
同樣,在5G時代也一定會產生與4G時代截然不同的新物種,云游戲有可能就是那個新物種。
云游戲是一種以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的在線游戲方式。游戲中的所有計算(包括畫面渲染、數據同步、交互邏輯等)全部在云端服務器進行,并通過互聯網接受玩家的輸入指令,同時將處理完成后的最終畫面結果顯示在玩家的前端設備上。在云游戲場景下,用戶的游戲設備只需要具備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和聯網功能即可,而無需任何高端的處理器或顯卡。
云游戲產業鏈涉及硬件、IP、平臺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游戲產品研發商、云游戲分發運營平臺、云游戲服務器提供商、終端設備商和云游戲推廣平臺等。從商業模式來看,當前各大廠商對云游戲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硬件廠商;谷歌、騰訊等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索尼、微軟、EA等主機游戲研發商。
谷歌早在2019年11月推出云游戲平臺Stadia,微軟依托于其Azure云計算平臺,在2020年9月推出云游戲服務ProjectxCloud,英偉達于2020年2月推出的GeForceNOW在一年內就積累了近一千萬注冊用戶。
在中國,云游戲行業正處于爆發的前夜。當前支撐云游戲的四個重要技術因素都在持續突破。
在基礎網絡方面,隨著5G技術發展、光纖10年間價格下降了90%;在算力方面,新基建將使大數據中心和邊緣節點在數量和容量上大幅提升;在流媒體傳輸技術方面,編碼壓縮技術每次升級,帶寬占用降低近50%,也在持續迭代;在硬件方面,芯片自身的摩爾定律在不斷提高效能,國產計算平臺的崛起將進一步降低成本。
這一系列突破帶來的是云游戲部署成本不斷下探,量變最終將引發質變。
云游戲的崛起,一方面替代了部分現有游戲市場,另一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增量游戲市場。
增量市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云游戲與直播、視頻等融合成為泛娛樂的流媒體,互動性大大加強,成為新型流量入口并由此產生新的流量紅利。
二是云游戲門檻大大降低,無需等待下載,無外掛,不受終端限制提供最高畫質和性能體驗,有望進一步增加游戲用戶基數,提高用戶付費意愿,做大游戲整體市場規模。
三是云游戲跨平臺分發使得重度游戲從PC端和主機端向移動端遷移,電視、AR/VR頭顯成為新戰場,提升相關硬件產業鏈的景氣度。
對于國內廠商,云游戲也是不容錯過的盛宴。中國移動2019年6月推出的云游戲平臺咪咕快游,上線16個月后,月活用戶已經達到3700萬,騰訊于2019年底先后推出側重手游的騰訊先游和側重PC主機游戲的START兩款云游戲平臺,網易在2020年開始公測網易云游戲平臺,盛趣游戲則聯合咪咕成立了國內首個云原生游戲工作室——擎云工作室。
根據中國移動研究院的預測,中國云游戲市場到2025年將接近700億元。Newzoo的市場咨詢師GuihermeFernandes指出,2020到2023年中國云游戲市場收入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35%,與全球數值101%相比,表現出該市場增速將會超出全球平均水平。
要抓住這一巨大的商機,除了要有優秀的游戲內容,也離不開低時延的用戶體驗。用戶看直播視頻如果卡一秒鐘對體驗可能影響不大,但游戲中一秒鐘的卡頓往往能影響一局的輸贏,這對低時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采用CDN長期以來是游戲行業降低時延的基本做法,CDN承載的是游戲玩家的一系列指令,CDN節點更靠近終端設備,帶動網絡交換節點下沉。云游戲時代,CDN除了處理玩家的游戲指令,還需要渲染游戲畫面,這對于當前的數百億元規模的中國CDN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增量,也是新的藍海,由于對計算能力的要求,CDN的技術門檻也提高了。
中國最大的第三方CDN平臺網宿科技在全球布局的1500+CDN節點,成為其服務的游戲廠商提高用戶體驗的關鍵助力。隨著云游戲時代的到來,網宿科技副總裁黃莎琳認為,單純追求CDN節點規模并不可取,比起規模,升級CDN節點并提高CDN節點算力并以適應云游戲的需求是更為重要的。(董枳君)
(編輯 喬川川)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