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趨勢正在提速。
證券時報記者走訪發現,頭部企業除了繼續推進機械裝備等“硬產品”的生產研發外,還在加緊推進智能平臺等“軟產品”的開發應用,在產品銷量放緩的背景下,試圖以服務模式打開新的增長點。
這種“軟硬結合”的模式正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擺脫傳統低估值標簽,向智能制造方向尋求發展破題的新路徑。
既賣設備也賣解決方案
頭部企業發力服務領域
工程機械行業是典型的投資驅動型行業,周期性明顯,并且作為傳統制造業,這一賽道給人的想象空間并不多。尤其是2021年中旬以來,挖掘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國內銷量連續多月下滑,外界多認為行業呈現周期下行趨勢。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數字化、智能制造等趨勢的興起,傳統制造業企業切入新興賽道進行轉型升級受到市場關注。由于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成熟,助推了工程裝備制造企業的智能化升級,在此趨勢之下,相關企業躍躍欲試,試圖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工程機械行業傳統的模式,只研究單機產品研發和生產作業,但沒有向整個施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山推股份智慧工程研究院一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總部位于山東濟寧的山推股份,是A股推土機龍頭企業,背靠山東重工集團以及濰柴集團,山推股份的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鏈占據顯著優勢。2020年,山推股份投資7.5個億設立智慧工程研究院,將山推的研發、設計、實驗試制形成一體的綜合性的研發,目前開發出了三款智慧施工服務平臺以及多種智能傳輸設備。
山推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施工與傳統施工的區別在于數據的精確掌握上,“比如一個項目,我們前期使用無人機將整個施工區域進行觀測采集數據,然后根據數據來指導材料采買、優化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通過平臺與工程車智能互聯實時精細遠程操控,工程進度、質量實時反饋優化,全流程下來進行一系列的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最終采集數據形成大數據庫,未來,在同類施工時可直接參照經驗數據作為初始參數,減少常規施工中反復試驗所需的時間和材料投入。”
據該團隊測算,使用該套智慧施工解決方案能夠使得綜合施工效率提升50%以上。“最優的施工解決方案,帶來的是顛覆式的盈利模式。目前山推的智慧施工服務平臺已經針對礦山、土石方、筑路等場景研發出了專門平臺,并且已進入商用階段,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化開發。”
據記者了解,提供智慧施工解決方案的商業模式早已在國外被成熟商用,尤其是日本等國家的廠商此前已在中國國內具有一定市場,但隨著國內5G、物聯網、云計算等基礎技術的成熟應用,國內企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瓶頸已被突破,山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山推的智慧施工解決方案已經逐步開始從國外廠商手中搶到訂單。
山推股份相關負責人指出,未來,在智慧施工方案這一領域,會產生一個國產替代趨勢,因為進行施工測繪的地理信息數據需要上傳到國家的數據平臺,從數據安全角度來說,國內廠商更具有安全性。
有業內人士指出,相對于工程機械銷售來說,面向施工服務的市場更為龐大,工程機械廠商在此方面的轉型意味著其將從千億元的小市場邁向萬億元的大市場。
當前,在國家智能制造浪潮之下,對于機械制造企業來說正處于轉型發展的窗口期,此前多家券商機構也在研報中提出,大型企業正在廣泛應用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各項業務在線化和智能化,“服務”已成為機械行業瞄準的新的增長點。
國四切換加持
新能源工程設備迎新機遇
隨著“雙碳”要求日趨嚴格,工程機械行業也同其它傳統行業一樣,將面臨新一輪洗牌,而眼前“國四”標準的切換正是擺在該行業面前的一座計時器。
2020年12月28日,生態環境部正式批準發布《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發布稿)》,其中指出,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銷售的560kW以下(含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國四”排放標準要求。
這意味著,那些具有產業鏈優勢,能夠保持產品技術迭代升級的大型企業可以繼續保有市場份額,不能達到新規要求的中小企業則面臨淘汰出局。
而更為顯著的趨勢是,工程機械電動化在此時期迎來推廣機遇。
記者了解到,工程機械作為生產資料,電動化相比燃油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逐步具備吸引力和經濟性。港口、城建、礦山等封閉和固定工作環境等應用場景的細分品類已率先走向電動化,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主流工程機械電動化需求會在近幾年有快速的增長。
據BCG預測,國內純電工程機械市場將在2025-2026年達到爆發點,滲透率或將超過6%;其中微型挖掘機、大型挖掘機、5T裝載機、中大馬力推煤機,將率先實現純電動規模化銷售。從產品需求端看,挖掘機和裝載機最為暢銷,占中國市場工程機械銷售總銷量的80%以上。將是率先實現純電動化的產品類型。
業內人士指出,電動工程機械的市場角逐即將展開,預計2023年主要工程機械廠商均會推出其主力電動化產品,2025年將迎來電動化產品銷售首個高峰期。
該業內人士稱,由于中國工程機械廠商已經占據了部分行業制高點,提前布局并已經取得優勢的電動化轉型,已經成為對現有優勢的加持,但同時電動化替代也能夠讓一些廠商在細分產品上實現彎道超車。
在電動化趨勢下,電動產品的競爭重新變得激烈起來。記者注意到,2021年以來,三一重工、徐工機械、山推股份、中聯重科等多家頭部廠商陸續推出多款電動化產品,此外,各家廠商雖然主導的細分設備領域不同,但均在廣泛布局。例如山推股份除了推出第三代純電推土機外,還推出了純電裝載機,以及在挖掘機設備供應上也有眾多產品。
山推股份相關負責人直言,“以裝載機為例,2021年全國裝載機銷售大約有13.5萬臺,山推份額僅占2%,但在雙碳背景下,我們的純電機械商業化已經落地,所以在電動化替換下,我們有信心實現彎道先行。”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雙碳”政策的相繼出臺,新能源固定資產的投入規模加大,電動化、智能化賦能工程機械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對行業景氣度提升帶來很大幫助。在電動化領域研發實力更強,布局更早,或將引領行業進步與變化。
業內看好政策變量
展望未來行情,行業內也多抱以樂觀態度。
2021年,雖然隨著房地產、基建等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持續下降,工程機械需求放緩,但疫情影響下的海外需求持續增長,在國產品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海外渠道布局日益完善的當下,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以及轉型升級驅動,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逐步具備抵御周期波動的能力。
一位業內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行業內從業者的觀點,沒有外界預測的那么悲觀,國內品牌在一些細分設備領域已經占據了主導,并且在國外市場也有突飛猛進的增長,開始擠占傳統的國外大品牌,這個市場是非常大的。”
此外,該負責人還指出,“一些外界的行業預測,以數據預測大概的周期,但這方面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對行業來說,大的經濟形勢或許沒法逆周期,但小的逆周期的因素太多了,這個行業不應按數據模型分析,而應按照政策分析。”
“就跟中國的重卡行業一樣,誰能想到連續幾年都能銷售過百萬輛?2020年甚至超過160萬輛,外界曾預測2021年會是最慘的一年,而2021年銷售還是超過140萬輛,從歷史上看還是次高點。”該負責人表示。
“2011年4月開始,國家整治超標超限,環保政策層出不窮,加上前一輪的油價和氣價還是很有優勢的,所以重卡物流行業的需求還是持續了5年,這個在事前誰能想到?對應到工程機械行業也是一樣,能改變周期的因素有很多,但未來不應該會出現劇烈下滑的大幅波動。”
記者也注意到,2021年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中信建投機械研究員分析認為,隨著專項債資金傳遞到工程端,2022年基建有望迎來一波復蘇。在節能、環保壓力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22年或進一步加強逆周期經濟調節政策,利好基建發展。從工程機械銷量來看,2021年上半年基數較高,2022年上半年數據大概率負增長,但是在基建的拉動下,下半年或有望迎來同比的拐點。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