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披露季已經開始,鋼材產業的數據仍舊火爆。2021年,得益于全球經濟的復蘇以及鋼材市場需求的恢復,鋼價大幅上漲。盡管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侵蝕了部分利潤,但上市鋼企的經營數據仍得到大幅增長。
對于去年大幅波動的鐵礦石來說,機構預計,2022年全球供需預計將呈現相對寬松狀態;在全球經濟、地緣政治等因素帶來更多的不確定的情況下,整個黑色系市場上半年或將呈現震蕩上行態勢。
上市鋼企凈利潤大幅增長
近期,國內上市鋼企相繼披露財報與預告,凈利潤普遍實現正增長,多家鋼企凈利潤直接翻番,寶鋼股份(600019.SH)和華菱鋼鐵(000932.SZ)皆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
沙鋼股份(002075.SZ)發布業績快報稱,2021年實現營收184.87億元,同比增長28.14%;歸母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增長66.32%。3月11日,中信特鋼(000708.SZ)公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973億元,同比增長27.58%;歸母凈利潤79.53億元,同比增長31.84%。
根據寶鋼股份披露的數據,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35.8億元至239.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86%至89%。寶鋼股份指出,下半年,公司最大限度克服限產控能、市場劇烈波動等不利影響,全年利潤總額創歷史新高。
鞍鋼股份(000898.SZ)、馬鋼股份(600808.SH)和首鋼股份(000959.SZ)的凈利潤增幅都超過了一倍,本鋼板材(000761.SZ)的增幅超過六倍,包鋼股份(600010.SH)預計增幅為501.05%至799.11%。
鞍鋼股份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達到70.4億元,同比增長256%。馬鋼股份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公司未經審計營收1138.51億元,同比增長39.5%;歸母凈利潤達到53.32億元,同比增長168.89%。
首鋼股份(000959.SZ)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334億元,同比增長66.85%;歸母凈利潤達到70.2億元,同比大增293.19%。首鋼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電工鋼、汽車板、鍍錫板等戰略產品和重點產品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持續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同時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消化上游價格上漲的影響。
華菱鋼鐵在1月底就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預計歸母凈利潤大約在95億元至99億元之間,同比增長49%至55%。華菱鋼鐵表示,公司歸母凈利潤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下屬核心子公司華菱湘鋼、華菱漣鋼、汽車板公司等全年利潤都實現了歷史新高。
不過,2021年四季度以后,鋼材產品價格大幅走低,上游焦煤、合金、主要能源介質的價格總體仍處于高位,為鋼企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
上半年黑色系市場或震蕩上行
回望2021年,整個鋼材產業并不平靜。以鞍鋼集團與本鋼集團重組為首的,鋼鐵行業重組整合仍在繼續,產業集中度繼續提升,鋼材產業超低排放和綠色低碳進程持續推進。但原材料與鋼材產品價格的大幅起落貫穿了全年,也為上下游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分析機構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國鋼材及黑色系商品市場將震蕩上行。
2021年,國內粗鋼產量呈前高后低態勢,下半年粗鋼產量壓減明顯。受此影響,鐵礦石價格在上半年持續沖高,下半年經歷震蕩回落。
2021年5月中上旬,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飆漲至233.1美元/噸的歷史性新高,國內鐵礦石期貨價格也達到1358元/噸的高位,刷新歷史最高值。此后,鐵礦石價格明顯回落,到11月中旬已經較最高位跌去六成有余。
從全年來看,中國粗鋼產量繼續壓減,鐵礦石進口量減價增。據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披露的數據,2021年中國累計粗鋼產量達到10.33億噸,同比下降3.0%;全年進口鐵礦石11.2億噸,同比下降3.9%,均價達到164美元/噸,同比上漲55.3%。
根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提供的數據,2021年中國鐵礦石供應整體逐漸向“外減內增”的趨勢發展,需求下降、進口量減少、國產量增加;鐵礦石港口庫存長期維持在1億噸以上水平,鐵礦石對外依存度下降至76.6%,國產礦自給率逐漸提升。
進入2022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延續去年底的漲勢。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在3月中旬最高漲至150美元/噸以上,國內鐵礦石期貨價格也超過了800元/噸。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預計,2022年全球鐵礦石供需將呈現相對寬松狀態,中長期呈現動態平衡態勢。同時,中國鐵礦石供需格局也將發生一定程度變化,即鐵礦石需求逐步下降,高品位鐵礦石需求結構性增加,鐵礦石供應“外增內減”趨勢將逐步扭轉,廢鋼代替鐵礦石趨勢將日益顯現。
李新創預計,2022年鐵礦石價格將呈現“前高后低”趨勢,全年價格高位徘徊。
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預計,2022年上半年,全國鋼材及黑色系商品市場行情將震蕩上行,主要影響因素是:穩增長措施為鋼鐵產業帶來穩定需求、全球通脹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
陳克新表示,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有色金屬、小麥、玉米等都出現了大幅漲價,全球主要航線集裝箱貨運價格也在持續上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鋼材及黑色系商品的生產與物流成本也被直接或間接地推高,進一步催生其漲價要求。而這種上行的推動力,短時間內難以結束。
除此以外,地緣政治沖突以及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的反復,都為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部分國家暫停資源出口,都可能為鋼材及黑色系商品帶來“供應沖擊”。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