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以越南、印度為代表的部分新興市場很少進入國內投資者的視野,QDII基金配置熱情不高。悄然間,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股市已走出了長牛行情,一批布局亞太新興市場的QDII基金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這里。
越南市場QDII年內微跌1.94%
過去幾年,隨著國內制造業逐步向中高端發展,部分中低端制造業正在向越南等國家轉移。以越南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在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組裝等中低端制造業也逐漸取得了成本優勢。2018年以來此起彼伏的全球貿易摩擦,令一些低附加值產業進一步向越南轉移以規避關稅壁壘。目前,越南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僅次于中國和印度。
作為國內目前唯一投資于越南市場的基金,天弘越南市場在2021年創下了40%的收益率,在年后股市紛紛下挫的背景下,該基金跌幅也僅為1.94%,領先于全球各大主要地區市場,具有明顯的“高增長”特征。當前越南有三大證券交易場所,其中胡志明股票交易所整體市值約1200億美元,是越南最主要的股票交易所。天弘越南市場股票QDII主要跟蹤在胡志明交易所上市的VN30指數,指數成分股約占該交易所市值的80%。
掌管天弘越南市場的基金經理胡超表示:“越南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大致相當于2000年-2005年的中國,并且還在高速增長。越南要達到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中國成功的經驗給了越南很好的借鑒和學習的榜樣。”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投資者對該基金投資踴躍,2020年末時該基金規模僅為微不足道的2.7億元,但投資者在2021年持續加購,截至年末規模升至16.83億元,同比增超5倍。
胡超表示,當前越南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其中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城鎮化率快速提升,類似于中國2000年-2010年的階段,“我們認為在這個階段,景氣度較高的行業包括銀行、地產、基建及原材料等板塊。”
印度股市走出13年大牛市
自2008年以來,印度股市已經走出了長達13年的牛市,盡管期間受到疫情沖擊一度回撤超20%,但仍能夠快速反彈續創新高。數據顯示,2008年低位至今,孟買Sensex30指數已經累計漲超7倍,成為亞洲乃至世界表現最牛的股票市場之一。
國內市場中,當前有上投摩根亞太優勢與泰達宏利印度兩只基金投向印度市場,其中,后者印度資產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達93.14%,該基金與印度股指走勢高度相關,自去年3月份低點至今漲幅已超5成。宏觀經濟方面,截至今年3月,代表經濟恢復的野村印度商業恢復指數升至122.8的歷史新高,印度2月制造業PMI錄得54.9,總體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數據顯示,印度85%的石油需求依賴進口,因此俄烏戰爭的爆發導致油價上漲讓印度經濟承壓,外資在3月初持續流出印度股市。但瑞士寶盛印度股權投資主管RupenRajguru表示,雖然俄烏戰爭的影響可能會對國內收益造成長達兩個季度的壓力,但當緊張局勢降溫時,外國投資者可能會回歸。
泰達宏利印度基金經理師婧表示,新興經濟體方面,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往往造成脆弱新興經濟體的波動和流動性沖擊,所以資產質量較好和內生需求較大的經濟體極為稀缺。中長期看,人口紅利,低消費品滲透率,以及政府對于基建項目的投入都是持續關注的投資方向,在行業方面,金融、工業、基建材料、醫藥等大概率都將較為受益。
亞太股市短期面臨震蕩調整
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廣撒網”于亞太地區市場,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張軍認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鏈多元化布局,如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但從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條件考慮,亞洲區內如中國、韓國、部分東南亞國家仍是產業鏈布局的主要候選地。“中國作為新技術發展的重地,仍具有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以及巨大的市場容量,長期內仍將在新的全球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張軍認為,年初以來亞洲股票的回撤主要是受情緒面影響,并非經濟基本面的惡化。同時,市場正在對2022年美聯儲加息次數可能少于原先預期次數進行重新定價。展望未來,預計亞洲經濟增長保持強勁,通脹保持在目標水平之上,但不至于令人過度擔憂,整體通脹壓力可控。“在此背景下看好的市場包括中國、韓國、新加坡、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看好的行業包括周期性行業、具有自由定價權的行業、IT和金融。”
但國際資金的流出也是亞太新興市場需要正視的隱患,張軍表示,由于經濟增長放緩,息差擴大。亞太新興市場債務容易受到金融環境收緊的影響。股市由于經濟增長放緩和寬松政策減少,容易經歷震蕩調整。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