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MSCI將于北京時間5月15日凌晨公布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這也是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6月1號啟動)前的最后一次成份股調整的時間窗口。分析認為,隨著新的成份股名單即將敲定,相關成份股有望獲得資金的青睞,大金融、大消費等白馬股將成為外資關注的板塊。
MSCI成份股本周敲定
MSCI將于北京時間5月15日凌晨公布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這也是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6月1號啟動)前的最后一次成份股調整的時間窗口。按照MSCI宣布的A股納入方案為兩步納入:2018年6月納入比例為2.5%,9月上調至5%;這一方案是基于此前滬深股通每日130億額度限制。那么A股納入MSCI的影響究竟幾何?
數據顯示,歷史上13個新興市場在納入MSCI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股市上漲的概率均超60%,且平均收益率均為正。《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隨著時間延長,上漲的概率和幅度也都有明顯提升。以韓國為例,1992年按照20%的比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后,韓國在首次納入后的時間里指數先跌后漲,半年內指數上漲了20%,一年半內市場上漲117%。
國金證券測算,若按照5%的納入比例,則A股正式納入MSCI后,在MSCI全球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中占比分別為0.1%、0.73%、0.83%,帶來的增量資金約1184億人民幣。從此次A股納入MSCI成份股所屬一級行業來看,潛在納入成份股主要集中在銀行、非銀金融、食品飲料及其他等。短期來看,A股納入MSCI的增量資金規模不大,但不排除部分主動型基金在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之前,提前布局績優藍籌股。
潛在成份股有235只
新的成份股名單即將敲定,哪些A股個股有望被納入?對于這次調整,根據MSCI公司今年3月披露的數據,潛在成份股為235只。根據中金公司預計,大約有229只A股此次或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雙向進出變化所影響的個股可能多達近100只。
中金公司預計,潛在被新納入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年初以來表現較好的板塊如醫療保健、消費品等領域,股價上漲使其從原來的中盤股晉升為大盤股所致(估計如片仔癀、通化東寶、科倫藥業等);而潛在被移出的標的則主要集中在表現較差的周期品、券商等板塊(估計如徐工集團、小商品城、銅陵有色、國金證券等)。整體來看,預計納入樣本中權重排名靠前個股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海康威視以及浦發銀行等;較當前權重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片仔癀、通化東寶、科倫藥業;攤薄最多的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和中國太保。結合此次2.5%的部分納入可能帶來的106億美元的資金規模以及個股日均成交情況,消化資金流入所需時間最長的標的包括海天味業、中國電建、長江電力、陸家嘴等。
從交易角度來看,中金公司認為,根據指數調整的歷史經驗來看,被動型資金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對于指數的追蹤誤差,通常會選在最后一天也就是5月31日進行調倉操作;但相比之下,主動型資金則并不存在這一約束,可以擇機選擇配置時點。一定程度上,過去一段時間滬深港通渠道北上資金持續強勁流入可能也與A股納入MSCI時點臨近有關。
白馬股有望獲得外資青睞
上周,銀行、保險、石化為首的權重股一改前期萎靡的走勢,滬深300指數周漲幅達2.60%。業內人士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示,權重股的走強一方面是技術上反彈的需要;另一方面,MSCI即將公布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吸引了市場注意力。隨著MSCI即將公布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機構投資者可能將投資重心重新轉向白馬股。
回顧2月中旬以來的市場表現,以上證50指數為代表的價值藍籌股整體表現糾結,而以創業板50指數為首的小盤成長股則相對堅韌。考慮到A股藍籌估值前期調整幅度較大,以國際比較的角度看估值也并不貴,這些催化因素都將使得價值藍籌重新回到一個可以逐步配置的時點。
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來看,“入摩”進程提速將吸引國際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為A股長期提供新的上漲動能。此外,境外長期資金的進入,也將培養A股市場形成更成熟的投資理念和更成熟的投資者群體。短期來看,A股市場相關標的將進一步迎來增量資金配置,相關成份股股價有望獲得資金、情緒的雙支撐。從受益板塊來看,大金融最為受益,此外大消費也是外資最為關注的板塊之一。
中信建投表示,從MSCI潛在納入標的分布來看,最有可能從納入MSCI中受益的行業包括非銀金融、銀行、公用事業、食品飲料,而市值排名靠前的龍頭股更有可能獲得外資的青睞。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