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王珂
編者按:隨著A股市場在3000點之上長時間震蕩整理,有觀點提出A股市場不能做長線投資,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長線投資是較長時間持股的投資行為,往往是從價值分析角度出發,中國經濟連續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幾千家主板上市公司中必然有一些優秀上市公司、管理團隊、企業家會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發現,自2015年5月15日至今年5月14日,有76家公司股價(上市滿三年)漲幅超過100%,其中,業績穩定成長的公司有74家,占比97%,從隨機時間段截取的數據可以發現,成長股中含有較多可長線持有白馬股。
19只個股三年股價業績雙翻番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5月14日,滬市、深市中共有74只個股近三年累計漲幅超過100%,且上市公司2015年至2017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正。
從市場表現來看,北訊集團期間股價漲逾5倍,在板塊中獨占鰲頭,贛鋒鋰業、贏合科技兩只個股緊隨其后,期間累計漲幅達到400%以上。此外,創業軟件、鴻特科技、水井坊、華友鈷業、中際旭創、天齊鋰業等6只個股三年來均實現上漲300%以上的良好成績。
業績方面,上述74家上市公司三年間凈利潤均實現復合增長,其中,順豐控股、巨人網絡兩家公司期間凈利潤增幅最為顯著,達到400%以上,龍蟒佰利、貝瑞基因、鴻特科技、牧原股份等4家公司三年凈利潤也均實現2倍以上復合增長,此外,包括中際旭創、贛鋒鋰業、韻達股份、方大炭素、信維通信等在內的13家公司三年凈利潤符合增長率也均在100%以上。綜合來看,共有19只個股近三年股價、凈利潤均累計實現同比翻番。
價值股扎堆四行業
從行業分布情況來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74家公司主要集中于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化工、家用電器等四大行業,行業內公司家數均在5家以上,分別為12家、9家、8家、7家。
業績穩定成長的特性在上述行業中也均有所體現,根據上市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年報梳理發現,醫藥生物、化工、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四個行業近三年凈利潤均實現累計同比增長,增幅分別為82.20%、70.42%、61.09%、50.25%。
而從近三年市場表現來看,截至5月14日,食品飲料行業板塊期間累計漲幅達到154.62%(流通市值加權平均),在28類申萬行業板塊中居于首位,家用電器、醫藥生物、化工等三行業板塊累計漲幅也均較為居前。
對于醫藥生物板塊未來投資策略,中投證券表示,建議投資者持續重點關注創新藥、高端仿制藥,以及醫療服務三大領域的投資機會。創新藥方面,一是關注化藥、單抗、生長激素、細胞免疫治療各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二是關注疫苗市場,隨著審批進度的加快,這兩年將有多個重磅疫苗品種陸續上市,有望引爆公司業績。高端仿制藥方面,目前已有三批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品種落地,部分大品種的市場競爭格局即將重塑,具有制劑出口優勢的行業龍頭有望憑借政策紅利實現彎道超車。醫療服務方面,政策環境整體利好的背景之下,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行業龍頭白馬股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
逾七成個股受到機構集中推薦
機構評級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74只個股中,有51只個股受到5家及5家以上機構扎堆推薦,占比超過七成。其中,分眾傳媒、愛爾眼科、中國國旅、恒立液壓、五糧液、恒瑞醫藥、貴州茅臺、華魯恒升等8只個股近30日內均被20家以上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
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上述51只個股中,共有45只個股月內實現累計上漲,占比接近九成,具體來看,水井坊期間漲幅居首,達到20%以上,包括中國國旅、古井貢酒、信維通信、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等在內的18只個股月內也均漲逾10%,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資金流向方面,上述51只個股中,共有28只個股月內處于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格力電器(169207.15萬元)、貴州茅臺(115767.69萬元)、五糧液(106271.06萬元)等3只行業龍頭股吸金能力最為凸顯,期間均受到10億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包括天齊鋰業(95957.04萬元)、海康威視(68216.68萬元)、美的集團(66583.49萬元)、恒瑞醫藥(31902.35萬元)、贛鋒鋰業(24330.12萬元)、中國國旅(13291.25萬元)等在內的14只個股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達到1億元以上,同樣成為了大單資金搶籌的重點對象。
進一步梳理發現,中國國旅同時符合近期受20家以上機構扎堆推薦、月內漲逾10%、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1億元以上等3個條件,對于該股,華創證券表示,公司未來以下方面將迎來業績催化:1.日上上海帶來的并表(基于現有預測)及T2和虹橋到期后的重新招標;2.市內免稅店政策有望落地;3.海南建省30周年之際,離島免稅政策大概率繼續放開;4.計劃于2020年建成的臨空國際免稅城。公司長期邏輯不變,規模+毛利率有望雙升。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