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吃藥喝酒”的行情如火如荼時,冷不丁市場又來了一波調整,本周上證綜指下跌2.11%、深證成指下跌2.67%、創業板指數下跌5.26%。風云突變的市場行情讓投資者再次找不到方向,即便是一些有多年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也感嘆今年的市場行情“真難做”。那么,在這樣的市場狀況下,投資者到底該如何對待呢?其實,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不可復制的性格和投資方法,在持續震蕩的市場中,投資者不妨采取以下四種選擇中的一種,讓自己“安心”度過這段震蕩期。
第一,如果你是靈活型的投資者,善于在跌宕起伏的市場狀況中去獲取波段收益,那么,你的最好策略,就是盡量跟隨市場的步伐,去摸準市場跳動的脈搏。比如跟上世界杯概念股波動的節奏,反復操作,及時落地為安或者止損,追求大概率的勝算。又或者,你原本持有的是周期性股票,在周期股表現不佳的時候,你轉而發覺醫藥股有機會,然后去精選好的醫藥股。即便最終發覺自己選擇錯了,但你會及時止損,轉而又去尋找投資性價比好的品種。這樣的投資策略,需要投資者對基本面有相當深入的了解,而且知識面很寬,對市場情緒的變換極為敏感。只不過,可能大部分投資者,都達不到這樣的理想水平,這原本就是一個一廂情愿的自我滿足而已。畢竟,能夠及時跟上市場節奏的人,可能也就是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而已。
第二,在這樣的震蕩行情中,你被打懵了頭,不知所措,你無法摸準前方的路,更走不好當下的路,甚至走上“追漲殺跌”的惡性循環,那么,不妨放下一切,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生活中除了股票,還有詩和遠方,保持空倉或輕倉狀態,該干嘛干嘛去!去度假、去認認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去好好地陪陪親人和孩子,或者,認真地讀幾本自己以前一直沒時間讀的書,讓自己的內心放空,好好過一段沒有股票的日子。等到你覺得心態平和了,市場行情稍微明晰一點了,再來和股票親近,也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第三,趁行情不好做的時候,好好做做功課。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很多投資者都是這樣的狀態: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深度套牢,整天陷入焦慮不安之中;市場行情轉好的時候又焦急地等著解套,想補倉又沒有了“子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終投資收益還是為負。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投資時間延長了很多,但你對投資的理解,隨著歲月的流逝絲毫沒有增長。所以,趁著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好好沉下心來,深入地研究,多看看公司的基本面,多了解一下產業的最新動向,多看看投資大師的經典著作,從各個方面完善自己。不僅是投資知識的豐富,更有投資理念的豐富和投資格局的養成,只有這樣,當行情來臨時,你才知道你該重倉買入什么品種,哪些品種最有可能獲取高收益。一輪震蕩行情或者一輪熊市,也許我們的股票市值不能增加,但投資的知識一定要增加,輸了股票收益,卻不能輸投資能力的長進。
第四,如果你在震蕩的行情中慌了神,不妨冷靜下來,對自己的持倉好好做一番“體檢”。那些業績和估值不成配比的股票,趁反彈可以割肉出局或落袋為安,找到具有更好投資性價比的股票,或者你持有的股票本身投資性價比就不錯,只不過在市場的下跌中遭到了錯殺,那么,不妨“就地臥倒”,好的股票一定會隨著時間的延長不斷創出新高。你手中的優質股票,也許現在跌跌不休讓你寢食難安,但也許過不了三個月,一切云開霧散,如今的焦灼不安和舉棋不定,放在未來三個月來看,根本不值一提。很多投資者在市場下跌時不敢持有,市場上漲時追漲買入,長期陷入這種追漲殺跌的人性怪圈,投資收益也就不可能提高。只要是優質的股票、投資性價比高的股票,也許過不了三個月,就迎來了春暖花開。
“市場不好”是市場本身的常態,那種大部分投資者認為的“市場行情好”只是非常態而已,因為“市場行情好”相比“市場不好”的時間,永遠會少許多。如何應對“市場不好”的狀態,決定了一個人的投資格局和投資收益。當“市場不好”的時候,“術”的方面,是投資者要學會挑選好的股票,“好股票”這三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挑選出來卻是難上加難,需要投資者具備挑選好股票的能力,這就需要投資者具備比較深厚的產業知識,或者在某個行業、某幾家上市公司長期關注下去。比如筆者的一位朋友,十多年來就關注三只醫藥股,一只是化藥龍頭、一只是中藥龍頭、一只是醫療器械龍頭,其他的股票他都不持有,十多年來就在這三只股票上不斷進行跟蹤研究,結果收益也十分可觀;“道”的層面,其實必須建立在“術”的基礎之上,然后有好的投資心態,不斷優化自己的投資策略,下跌時不慌,上漲時不喜,懂得逆向投資。所有優秀投資者的煉成,都離不開“術”與“道”的相生相伴、合二為一。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