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政為行業降溫:新增裝機或減半,光伏股集體下挫
高歌
“531新政”的出臺著實為火熱的光伏行業降了溫。
6月1日晚間,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強調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同時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機制,加快光伏發電電價退坡。
《通知》明確,根據目前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今年我國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普通電站暫不安排、分布式2018年僅安排10GW納入指標,包括戶用或也在該指標之中。
除了嚴控規模,補貼強度也有所弱化。《通知》指出,發文之日起,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新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2元(含稅)。
“在本文件正式下發之前,行業內對于嚴控指標有一定的預期,但是靴子落地的時間和嚴控規模的程度超過預期。”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政策一經推出,即在行業引起了很大的震蕩。
6月2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副主任王斯成就致函光伏專委會,稱“光伏531調整新政”將使光伏制造業崩潰,損失超萬億,250萬人就業受影響。
新增裝機容量或減半
2017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的突飛猛進。
去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超53GW,同比增長53%。其中,光伏電站3362萬千瓦,同比增加11%;分布式光伏超過19GW,同比增長3.7倍遠,超近5年分布式光伏總裝機量,在新增裝機占比重超過36%。截至12月底,累計裝機超130GW,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均居全球首位。
由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此前曾在“2017年發展回顧與2018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保守估計,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將在30GW—45GW之間,“變量在于分布式,但分布式市場較難預測,如果分布式市場有很好的表現,不排除會超過50GW。”
而“531新政”的出臺則將使業內對于今年新增裝機容量的預期出現反轉。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新增裝機規模將約為30GW,相比去年的53GW縮減過半,而年內10GW的分布式并網指標已在新政前基本用完。
“本次政策調整的最大動因在于,財政補貼壓力過大,行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出了管理者的預期。而財政補貼則是產業鏈主體利潤的主要構成。”上述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也對記者表示,“531新政”的影響在于對未來帶有補貼的指標的規模收緊,壓力來自于巨大的補貼缺口,“這次是三個部委聯合發文,希望通過限制帶有補貼指標的規模,來控制補貼總量的增長。”
一直以來,包括光伏補貼在內的新能源補貼拖欠問題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不容忽視的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就曾在今年兩會期間提交《關于加快破解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的提案》,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提案指出,經測算,2017年新能源補貼需求約1200億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時1.9分的征收標準,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收入約690億,預計缺口510億元。加上此前累計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將近600億,2017年底補貼總缺口1110億元。在附加費不提高的情況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億的缺口,20年累計缺口將達2萬多億元。
光伏企業需擴大海外市場
盡管新政來勢洶洶,今天關于2017年的普通地面光伏指標也出現了新的解讀。
6月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微信平臺發布消息稱,經再次向行業相關主管部門了解,已取得2017年普通地面光伏電站指標的項目,在今年6月30號前并網的,仍執行2017年標桿電價。
“如果是執行新的政策,相比2017年的電價,兩者相差1毛5分錢,這個差距是非常大的。”彭澎稱:“而針對包括戶用光伏在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10GW的可用指標,嚴格控制難度很大,很多投資人都是當地普通的居民,如果是以前已經投入進來,而因為并網時間太晚拿不到補貼的話,他們或許還是會跟政府爭取的。”
“盡管我們還是期待在戶用這部分能有一定的政策松動,但大面上來講,嚴控帶補貼的指標是毫無疑問,所以最終還是要期待,通過電力市場改革以及其他的這個自由售電的模式,能夠把無補貼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彭澎表示。
具體而言,彭澎認為,在國內需要迅速打開無補貼項目的市場,需要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在國外需要拓展更多的海外空間,新政將引發組件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這就意味著光伏行業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將要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可以肯定的是政策出臺后,電站收益下修,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將面臨價格下降、毛利下滑的壓力,光伏行業的壓力進而向上游EPC、金融信貸等環節傳導,高經營成本、高融資成本、低市占率的設備制造商乃至下游光伏電站運營商。”上述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他還認為,在這一輪調整中,行業景氣指數可能回到2012-2013年的低點,但當前與彼時又有不同。“先進技術發展、光伏產業鏈成本下降已不可同日而語,政策的出發點也已經不同,光伏行業在能源系統中的主體地位不同,集中式、分布式、戶用發展的形態也已經不同。在政策變化面前,整個行業比拼的是更先進的制造業技術、更高的轉化效率、更低的制造運營成本。”
“大家首先需要把手頭在建的工程在6月30號之前先做完,之后就需要各顯神通了,”申萬宏源電新分析師韓啟明對記者表示:“國內只有不足10GW的領跑者項目是不夠國內的產能來分的。大家只有一邊打價格戰一邊去海外去尋找訂單,通過價格的下降去刺激海外客戶的投資需求。”
在“531新政”出臺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光伏上市企業出現集體下挫。
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Z)、隆基股份(601012.SH)、陽光電源(300274.SZ)、林洋能源(601222.SH)福斯特(603806.SH)等在內的九股跌停。大部分光伏股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天風證券表示,平價之前的政策調整將加速行業成熟。需求短期收縮將加速過剩產能出清,加速龍頭企業鞏固地位,加速行業形成穩定格局。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