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紓困上市公司股東股權質押風險行動仍在進行。10月21日晚間,科恒股份公告,公司實控人萬國江與江門市國資旗下金融平臺江門金控簽署意向書,江門金控將以雙方約定的方式向萬國江提供流動性支持,以化解萬國江短期資金風險。近來,包括江門在內,已有多地出臺相關政策,以具體資金支持、國有資本入股控股等形式,紓困上市公司股東股權質押難題。業內人士稱,地方出臺相關政策紓困上市公司股東,以緩解其流動性壓力,將減少質押個股爆倉帶來的風險蔓延。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也密集發布大股東增持、股份回購、員工“兜底式”增持等利好消息,以緩解股可能的股權質押風險,積極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從已發布三季報、三季度業績預告、全年業績預告信息的上市公司情況看,A股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向好,業績支撐作用較大。化工、醫藥等行業公司預計全年凈利增長幅度較大,業績確定性較強。
地方紓困股權質押
科恒股份公告稱,江門金控具體支持萬國江的方式包括委托貸款、受讓股票質押債權與受讓股權等符合市場化規律的方式。萬國江持有公司總股本的19.14%,其質押狀態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6.41%,占公司總股本的18.45%。中國證券報此前報道稱,江門已召開座談會,征詢上市公司意見,具體支持上市公司措施正在醞釀中。
除江門外,北京、深圳等地也出臺具體措施,并安排“真金白銀”,降低上市公司所面臨的股票質押風險。北京方面,海淀區屬國資和東興證券發起設立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已完成募資,通過受讓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10%的股權,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等。此前,深圳也透露,已安排數百億的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構建風險共濟機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
國資也以入股或控股形式緩解上市公司股東面臨的流動性壓力,Wind數據顯示,10月以來,有13家上市公司公告稱,引入國資作為控股股東或重要戰略股東。
以環能科技為例,公司公告稱,10月16日,公司控股股東環能投資、實際控制人倪明亮同中建啟明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環能投資將持有公司的1.83億股股份轉讓給中建啟明,占公司總股本的27%。中建啟明控股股東為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二季度以來,高質押比例(公司股票質押50%以上)的上市公司數量保持在150家左右,對應質押規模8300億元。高質押比例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將所持股份全部進行質押后無預留追加的空間,一旦無充裕流動性,股價下跌引起的風險將被再次放大。多地國資進場接盤,可減少質押個股爆倉帶來的風險蔓延,規避股東股權質押風險。
多舉措自救
上市公司也通過大股東增持、股份回購、員工“兜底式”增持等多種方式,緩解可能面臨的股權質押風險。
大股東增持方面,Wind數據顯示,10月份以來,有近200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東增持信息,其中,超過100家上市公司發布大股東增持計劃。多數公司大股東擬增持金額較大,提振股價效果明顯。
以桂林三金為例,公司10月21日晚間公告,基于對醫藥行業及本公司未來穩定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合理判斷,控股股東三金集團擬自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價格不超過16元/股,合計增持金額不超過1億元,不低于5000萬元。
回購方面,10月份以來,有8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回購預案,遠超去年同期。僅10月19日晚,就有9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部分公司擬回購上限金額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打出“組合拳”,自救意圖明顯。以塞力斯為例,公司連續發布員工“兜底式”增持倡議、董事長增持計劃、股份回購預案等多重利好公告。10月21日晚,公司稱,擬不超過25.12元/股的價格,回購不少于3000萬元,不超過8000萬元公司股份。10月19日晚,公司公告,董事長擬6個月內,增持2000萬元-5000萬元。10月21日晚,公司再次公告,將使用3000萬元至8000萬元回購股份。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大股東還通過補充質押、提前還款、追加保證金等措施等方式積極自救,應對股權質押“爆倉”危機。以盈趣科技為例,公司10月18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萬利達工業將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辦理補充質押業務,補充質押股數達7500萬股,本次補充質押后,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計被質押的數量為1.33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58.84%,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9.03%。
255家前三季度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從已發布三季報、三季度業績預告、全年業績預告信息的上市公司情況看,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向好,業績確定或起支撐作用。
截至10月21日,272家上市公司發布三季報,255家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其中,170家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超過1億元,64家超過5億元,27家超過1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方面,179家上市公司實現同比增長,156家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73家同比增長超過50%,39家同比增長超過100%。已經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整體保持了較高的盈利性。
部分公司業績增長的同時,現金流得到較大改善。以萬華化學為例,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459.23億元,同比增長17.86%;共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0.21億元,同比增長15.4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55.19億元,同比增長175.58%。
Wind數據顯示,有194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1240家預喜。其中,略增514家,扭虧96家,續盈161家,預增469家。預喜比例達到63.85%。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計算機軟件、化工、醫藥、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涉及上市公司預喜家數居前。原材料漲價、環保限產、行業景氣周期來臨、集中度提升等,是上述行業和公司表現亮眼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特殊行業上市公司,受益于競爭對手意外退出,市場前景進一步向好。以華蘭生物為例,隨著競爭對手ST長生被頂格處罰,公司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此外,公司預計2018年1-9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19億元-8.05億元,同比增長0%-30%。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制品業務保持平穩運行,疫苗公司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開始銷售。
另外,截至10月21日,另有140家上市公司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預告,114家預喜。其中,略增47家,扭虧3家,續盈21家,預增43家,預喜比例高達81.43%。其中,化工、醫藥、建材、天然氣類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凈利潤增長幅度較大,業績確定性較強。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