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10月20日,在滬指震蕩探底回升的背景下,電氣設備板塊表現突出,早盤就表現出明顯的強于大盤,保持在0.5%左右的漲幅,午盤后進一步拉升,板塊指數收報7053.38點,漲2.41%,居申萬一級行業(yè)前列,成交額達501.85億元,縮量12.40%。
個股方面,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同花順I(yè)FIND統(tǒng)計,周二,電氣設備板塊交易中的201只個股中165只上漲,占比82.09%,其中,有包括迦南智能(20.00%)、萬勝智能(12.78%)、神力股份(9.03%)等在內的66只個股漲幅超2%。
對于電氣設備的走強,乾明資產高級研究員陳雯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了三季報業(yè)績支撐外,電氣設備板塊更主要的是受到今年新能源、5G通訊設備、智能電網建設等轉型升級新興行業(yè)在年底搶裝、出單、放量的預期拉動,例如光伏、風電等板塊受益于年底搶裝、組件漲價,同時充電樁、特高壓、智能電網等作為新基建重要內容,也進入年底結算季,這都為電氣設備板塊提供了上漲動力。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認為,景氣度向好帶動業(yè)績提升是電氣設備走強的整體邏輯,區(qū)別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受益于海外銷售超預期,國內新車造勢,政策扶持等多因素推動下,行業(yè)景氣度持續(xù)提升。
正如分析人士所言,景氣度和業(yè)績帶來了投資熱度和市場風口,同時,市場資金也開始積極布局,其中,寧德時代(41484.86萬元)、億緯鋰能(20542.37萬元)、迦南智能(11735.91萬元)等3只個股大單凈流入均超1億元,另有包括林洋能源、陽光電源、保力新等在內的18只個股大單凈流入額均超1000萬元,以上21只個股合計大單凈流入13.43億元。
對于后市的投資邏輯,機構分析師表達了對電氣設備子板塊新能源汽車的看好。國海證券認為,多頭能量來自4個層面疊加。首先,銷量層面,海外是特斯拉+歐洲持續(xù)超預期;國內是造車新勢力發(fā)展如火如荼。其次,產品價格層面,部分上漲,上行跡象已現,催化板塊情緒。第三,政策層面,歐盟2030年減排目標從40%升至60%,中國近期提出力爭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第四,業(yè)績層面,高速增長如天賜材料等;業(yè)績反轉:如當升科技等。
劉有華也看好新能源汽車未來。劉有華表示,長期來看,這種多因素共振推動行業(yè)景氣度持續(xù)向上的趨勢至少還會維持3年左右的時間,并且預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急速的趨勢大概率會在2021年出現,看好EV供應鏈。
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標的,興業(yè)證券表示,中國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3.8萬輛,同比增長68%,環(huán)比增長26%,超預期,反應需求回暖非常明顯。9月歐洲新能源汽車再度引爆,季度末特斯拉沖量,大眾ID.3首發(fā)即成為爆款,預計四季度國內外進入新能源汽車旺季。持續(xù)推薦海外供應鏈以及特斯拉供應鏈推薦全球供應鏈核心標的: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璞泰來、宏發(fā)股份、當升科技、科達利、先導智能(機械覆蓋)等。
另一個被機構看好的領域是電力設備。興業(yè)證券表示,1月至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9%,其中9月單月同比增長7.28%,持續(xù)維持較高增速。2020年以來國家電網連續(xù)3次上調投資額,預計2020年國網電網投資額將達到4600億元,同比增速(扣除農網)已接近20%,同時結構優(yōu)化傾向于高壓側、電力物聯(lián)網和充電樁。繼續(xù)首推龍頭國電南瑞,建議關注電力物聯(lián)網核心標的國網信通,建議關注特高壓彈性標的許繼電氣、平高電氣。
劉有華同時對光伏領域較為看好,認為四季度終端需求旺盛,光伏玻璃價格或將維持高位。長期來看,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光伏行業(yè)市場空間逐漸打開,看好行業(yè)長期需求超預期。
表:周二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電氣設備股一覽
制表:趙子強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吳珊)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yè)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yè)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yè)務“戰(zhàn)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qū)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wěn)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xù)迸發(fā)“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yè)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