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近期,與鋼鐵相關的“黑色系”商品期貨的持續上漲引發市場關注。統計顯示,二季度以來,截至5月14日,鋼鐵相關的“黑色系”指數漲幅均超12%,分別為:硅鐵指數(19.42%)、動力煤指數(18.76%)、螺紋鋼指數(15.31%)、鐵礦石指數(15.21%)、焦煤指數(15.20%)、焦炭指數(12.16%)。
以上漲幅是近兩個交易日回落后的結果,如果截至5月12日,上述指數區間漲幅均超22%,其中,鐵礦石指數累計漲幅達32.59%。上述指數的上漲已持續了較長時間,以鐵礦石指數為例,自去年4月份以來就啟動了上漲過程,至今年5月12日漲幅達114.34%,特別是進入今年二季度,漲速明顯提升。其他鋼鐵相關“黑色系”期貨指數自去年4月份以來也基本呈上漲狀態。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貨幣量化寬松、通脹升溫和供需因素共同帶動大宗商品市場強勢上行,黑色、有色金屬等商品板塊相繼突破歷年高位,價格上漲有基本面和資金面的強勁支持。
包括“黑色系”在內的大宗商品上漲,在引發市場關注的同時,也引起了國務院的重視。5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加強貨幣政策與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在本周的后兩個交易日中,大部分大宗商品期貨指數出現明顯回落。上述與鋼鐵相關的“黑色系”指數5月13日、5月14日兩個交易日均出現下跌,按累計跌幅排序分別為:鐵礦石指數(13.11%)、動力煤指數(10.08%)、焦煤指數(8.79%)、螺紋鋼指數(8.57%)、焦炭指數(8.68%)、硅鐵指數(2.70%)。
對于上述指數近兩個交易日的調整,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表示,近期美聯儲關于惡性通脹的擔憂確實對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形成了顯著的壓制,“黑色系”暴跌成為了周五行情的主基調。未來“黑色系”的價格主要取決于供需雙方的平衡,供給端會受到供給側改革和碳中和的影響,需求端則需要看美國是否進入新的房建設周期,因為這可能會對需求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近兩日‘黑色系’價格從單邊上漲轉為暴跌就是原材料供需價格市場自我調控的反映,整個產業鏈在尋求供需關系再平衡和利潤區間的再分配。”道智投資執行董事康道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康道志認為,近期,基于通脹預期及供需錯配等因素,疊加中澳經濟關系陷入低谷,“黑色系”以鐵礦石、焦炭、螺紋鋼等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漲勢凌厲并刷新歷史新高,由此造成中上游產業獲利空間急劇擴大,但下游產業利潤卻被急劇壓縮。商品價格的本質,實際上其價格擺動映射的是產業鏈上下游利益的動態平衡。當原材料或中間產品價格漲幅過大會對真實需求產生抑制作用,一旦下游承載不了過高原料成本并拒絕接受,產業鏈利益鏈條就有可能出現斷裂,對應原料價格將會崩塌,最終實現上下游之間新的對價。
郝心明則認為,短期快速拉高的確面臨回調壓力,同時,據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5月14日消息稱,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局當天就鋼鐵價格聯合約談全市鋼鐵生產企業,“黑色系”期價應聲大跌。
盡管近兩日鋼鐵相關的“黑色系”商品期貨指數出現下跌,但企業與機構均對其未來走勢表示樂觀或謹慎樂觀。東海期貨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企業認為本輪上漲與國內供需關系不大,主要是流動性過多以及海外需求強勁,鐵礦石價格仍有創新高可能。主要是因為中澳關系緊張下供應有不確定性,國內礦增量有限以及鋼材供應依然有增長空間。
中信期貨表示,在鋼價暴漲后,隨著螺紋期貨大幅減倉上行,市場逐漸回歸冷靜,極端行情或告一段落。當前內需保持韌性,外需持續復蘇為需求帶來增量,因此壓減粗鋼產量的供給收縮預期使得后期鋼材面臨較大的供需缺口,鋼價易漲難跌,但由于近期在情緒的催化下,價格呈現出一定程度的脫離基本面的大幅上漲,短期內或有回調,后續將保持高位震蕩運行,區間操作為主。
持樂觀態度的郝心明也看好上述期指的中長期走勢。從中期角度看,經濟數據已經明確顯示通脹率在提高,在疫情沒有好轉,全球量化寬松沒有出現收緊之前,供需平衡難以打破,支持大宗商品價格的因素依然存在,長期走勢完全取決于貨幣政策和供需關系的逆轉。
表:鋼鐵相關的“黑色系”主要指數市場表現一覽
制表:趙子強
(編輯 崔漫 上官夢露 策劃 趙子強 張穎 吳珊)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