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俊伶
交易所7月13日披露數據顯示,時隔6年后,A股兩融余額再度突破1.8萬億元,其中融資余額達到1.64萬億,繼續刷新近6年來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4月30日至上周末,兩市融資余額已連續十周增長。歷史數據顯示,融資客長時間連續加倉情況較為罕見,連續十周加倉的情況近五年以來僅有三次,分別發生于2019年2月1日至4月19日、2020年5月29日至8月7日、今年4月30日至上周末。對比三次融資客加倉幅度,本次連續加倉相對較為謹慎,融資余額變化幅度較小,三次增長幅度分別為37.23%、33.44%、8.85%。
從行情來看,三次融資客連續加倉期間滬指分別上漲24.92%、17.59%、2.24%。相比之下,前兩次連續加倉均發生在股指快速上揚時期,市場情緒高漲,杠桿資金迅速入場;本次連續加倉期間股指區間震蕩,杠桿資金入場較為謹慎。
從行業角度來看,目前兩融余額最高的三大行業分別是醫藥生物、非銀金融、電子。在連續加倉期間(4月30日至上周末,下同),融資客偏愛醫藥生物、電子、化工板塊,其中醫藥生物行業融資余額增加近200億元,電子行業加倉超186億元,化工、電氣設備、汽車等行業加倉幅度也較高,凈買入額超100億元。連續加倉期間,融資客也在拋售部分行業股票,農林牧漁、建筑裝飾、銀行、通信等行業遭減倉,其中農林牧漁減倉31.5億元。
在融資客連續加倉期間,有哪些股票最受青睞?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融資余額連續上升期間共有30股獲融資凈買入超10億元,中遠海控加倉43.1億元,金額遠超其他個股,比亞迪、通威股份、潤和軟件加倉金額靠前。
融資客大幅加倉的個股多數走勢不錯,連續加倉期間平均上漲37.08%,大幅跑贏大盤。潤和軟件以340%的漲幅遙遙領先,公司因沾上鴻蒙概念而股價劇烈波動,但公司表示鴻蒙業務量占比較小。石大勝華期間上漲176%,士蘭微、長安汽車、多氟多漲幅均在70%以上。
從融資余額增幅來看,剔除年內上市的次新股,融資客連續加倉期間獲凈買入超1億元的個股中,共有50股融資余額增幅超100%,日月股份融資余額增幅最高,為865%。其他增幅居前的還有潤和軟件、中金公司、精達股份、福斯特、物產中大、思瑞浦等。上述個股在融資客連續加倉期間平均漲幅超58%,表現好于凈買入金額居前個股,期間有10只個股股價翻倍,占總數的1/5,包括數碼視訊、明微電子、永太科技等個股。
融資余額翻倍股同樣受到機構關注。統計顯示,22股獲得10家以上機構推薦(買入或增持評級),其中華魯恒升獲40家機構推薦,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7.5億元-38.5億元,同比增長314%-325%,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因主營產品尿素、DMF、冰醋酸價格大幅上漲,第二季度單季利潤有望再創新高。其他推薦機構較多的還有絕味食品、東方雨虹、中順潔柔等。
部分融資凈買入個股一覽
代碼
簡稱
期間漲跌幅(%)
融資凈買入(億元)
行業
601919
002594
600438
300339
000625
000651
300142
002230
000661
600704
603026
600460
601127
002271
300014
601012
300059
中遠海控
比亞迪
通威股份
潤和軟件
長安汽車
格力電器
沃森生物
科大訊飛
長春高新
物產中大
石大勝華
士蘭微
小康股份
東方雨虹
億緯鋰能
隆基股份
東方財富
57.55
56.91
18.43
340.59
81.65
-17.71
3.48
20.87
-23.21
57.87
176.06
73.22
38.16
-6.02
32.63
29.77
17.40
43.10
27.37
27.31
23.93
20.61
17.42
17.08
16.67
16.54
15.77
15.71
15.42
15.07
14.76
13.89
13.88
13.81
交通運輸
汽車
電氣設備
計算機
汽車
家用電器
醫藥生物
計算機
醫藥生物
交通運輸
化工
電子
汽車
建筑材料
電氣設備
電氣設備
非銀金融
(本版專題數據由證券時報財經數據庫提供。吳比較/制圖)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