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
本周(8月9日至8月13日),滬深兩市股指呈現震蕩上行的態勢,市場投資情緒逐步恢復,兩市量能仍然維持萬億元水平,在此期間機構調研積極性較高,業績穩定增長的績優品種備受機構關注。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沃隆創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表示,“近期市場一直處于割裂狀態,傳統白馬為主的上證指數與成長性較強的創業板指呈嚴重蹺蹺板效應,盡管滬深兩市持續維持萬億元成交,但后市大概率仍是結構性行情為主,指數回落空間有限。整體來看,新能源、芯片等景氣賽道基本面依舊穩固,經過短期調整后,后市仍舊有望率先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特別是機構重點關注的品種容易吸引市場資金的青睞。”
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本周,滬深兩市共有50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QFII等在內的多家機構調研。其中,有31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超過10家,華東醫藥、永太科技、TCL科技等3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超200家,分別達到224家、213家、212家,三花智控、新宙邦、許繼電氣、貝達藥業、魚躍醫療、伊之密、新雷能、雙星新材、甘源食品等9家公司期間也均受到100家以上機構聯袂調研。
可以看到,良好的業績表現是吸引機構頻繁調研的重要支撐。在上述本周被機構調研的50家公司中,截至目前,已有44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共有36家。其中,包括新鄉化纖、維宏股份、TCL科技、新雷能、雷曼光電、九典制藥等在內的18家公司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
近期,市場做多資金也紛紛涌入機構調研品種進行搶籌。統計顯示,上述50只個股中,本周共有18只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11.43億元。許繼電氣、健帆生物、魚躍醫療最受追捧,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分別達到4.36億元、2.50億元、1.35億元,三花智控、鮑斯股份、貝達藥業、傳化智聯、豪森股份、千方科技等6只個股期間均受到2000萬元以上大單資金搶籌。
值得一提的是,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也提前布局部分機構調研品種。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上述50只個股中,有6只個股獲QFII持倉,合計持股市值為27.12億元。其中,魚躍醫療、新鄉化纖、新宙邦、三花智控等4只個股在今年二季度成為新進增持的重點目標,后市值得期待。
行業角度方面,上述本周獲機構調研的50只個股主要扎堆在醫藥生物、化工、機械設備、電子等四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10只、10只、6只、5只。
展望后市的投資機會,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記者表示,“目前A股市場環境仍然是優于海外市場的,無論是經濟增速還是貨幣政策的空間,更多的精力還是應該放在結構性配置機會的挖掘上,以獲取超額收益。”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隨著通脹高點磨頂,信用收縮的幅度有望逐步緩和,利率下行的核心制約顯著緩解。另外,中低收入群體資產負債表尚待修復,居民短期貸款同比少增反映消費復蘇放緩,政策“穩”的必要性更強。基于以上,我們戰略判斷無風險利率下行,伴隨前期情緒擾動的消散,疊加權重板塊企穩+中小市值風格拉升動力充沛,市場有望繼續向上發力。行業配置:科技制造景氣周期+自上而下導向催化,仍是我們首要推薦的方向,關注券商、銀行等板塊機會。
表:本周獲機構密集調研的個股一覽
制表:任世碧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吳珊)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