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任世碧
臨近年末,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對A股投資熱情不減,近期QFII調研積極性持續上升,為跨年度行情做準備。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11月份以來截至11月25日,有224家公司獲QFII密集調研,其中,邁瑞醫療、匯川技術、廣聯達、華陽集團、中科創達、奧普特等6家公司期間均受到10家及以上QFII扎堆調研。
日前,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021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金融峰會上表示,2021年1月份至10月份,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滬深股通等渠道累計凈流入約2409.76億元;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萬億元,占比約4.97%。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表示,“近年來外資持續大幅流入,短期的趨勢性流向、交易活躍度都影響著市場的情緒,隨著外資占比以及活躍程度的不斷提升,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將進一步加強。”
QFII調研公司呈現四大特征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四季度以來QFII調研的224家公司存在四大特征。
首先,業績表現普遍較好。統計顯示,上述224家公司中,174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八成。其中,60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翻番。晶豐明源、雙環傳動、山大地緯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10倍以上。
其二,凈資產收益率較高。統計顯示,上述224家公司中,140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0%,占比逾六成。智飛生物、英科醫療、晶豐明源、萬泰生物、普冉股份、天賜材料等6家公司報告期內凈資產收益率均逾30%,這6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也均超1元。
其三,加大研發投入。統計顯示,上述224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合計818億元,同比增長37.37%。其中,17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超100%,五洲特紙、恩捷股份、晶豐明源、阿爾特等4家公司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均在2倍以上,顯示出更強的發展潛力。
最后,估值普遍較低。上述224只個股中,截至目前,有130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相應行業估值水平,占比近六成。其中,英科醫療、鞍鋼股份、首鋼股份、上峰水泥、塔牌集團、TCL科技、中聯重科、京東方A、山東高速、上海醫藥等10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不足10倍。
QFII調研股扎堆電子等四行業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四季度以來獲QFII調研的224只個股市場表現良好,有145只個股四季度以來股價實現上漲,占比逾六成。其中,龍磁科技、鼎通科技期間累計漲幅均超70%,分別為73.72%、70.55%,興瑞科技、中鎢高新、華陽集團、海達股份、建龍微納、青鳥消防、嶸泰股份、德賽西威、高瀾股份、朗新科技等10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逾50%,表現強勢。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北向資金也紛紛涌入部分QFII調研品種進行布局。統計顯示,截至11月24日,158只QFII調研股獲北向資金持倉,其中,有88只個股月內獲北向資金買入,TCL科技、長江電力、歌爾股份、三花智控等4只個股期間北向資金增持數量均超5000萬股。
行業方面,上述四季度以來獲QFII調研的224家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五行業,涉及公司數量分別為31家、30家、25家、24家和15家,合計125家公司,占比55.80%。
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科技類品種仍然是QFII重點調研的領域。陳夢潔進一步表示,“近年來A股對于境外資本吸引力逐步增強,今年三季度科技成長股業績普遍維持高速增長,疊加四季度國內貨幣政策有望寬松,以及政策面的支持,科技成長股業績和股價有望長期向好。四季度QFII調研品種和行業多集中于科技成長賽道,在國家‘雙碳’和自主可控兩大戰略加持下,科技基本面和政策面長期向好,后市我們建議投資者密切跟蹤以新能源、半導體為代表的高景氣高端制造方向的投資機會。”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葉遠聲對記者表示,“QFII重點調研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景氣度高,并且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的熱點行業,這些行業中優質企業未來業績增長確定性高,成長空間大,也符合當下市場偏向高成長性的市場風格,因此接下來大概率有望走出較好的市場表現。‘雙碳’背景下,中國能源系統正面臨一場重大轉型,其中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作為能源系統轉型的重點,在政策大力扶持下,該行業是未來值得投資的大方向,因此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電子行業以及受益于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展的電力設備行業同樣面臨重大投資機會。”
持有類似觀點的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為,醫藥生物行業的投資邏輯有兩點:一是醫藥生物自年初至今調整已有一年左右,相關個股估值泡沫一定程度上得以消化;二是我國老齡化加快,老年人占比快速走高,未來對醫藥及醫療服務的需求極為龐大。同時,電力設備的投資邏輯主要是在當前“雙碳”政策的大背景下,風電、光伏及儲能市場快速增長,相關電力設備需求迅速放量,產業鏈迎來高景氣周期。
表:四季度以來受到5家及以上QFII密集調研的公司
制表:任世碧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策劃 趙子強)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