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 姚堯 楚麗君
4月29日,上證指數重新奪回3000點,在對未來A股市場反彈預期中,機構布局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與此同時,正值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披露收官,這為投資者全面了解機構動向提供了大數據。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數據梳理,對社?;稹B老金、QFII、券商、保險等五大機構一季度的倉位變動、行業特征、市場與業績表現進行挖掘,以供投資者管窺機構戰略意圖。
五大機構現身1511家公司
社保近3個季度持股最穩
隨著2022年一季報業績陸續揭曉,獲機構青睞的個股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A股市場總計3841家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度業績,其中,151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稹B老金、QFII、券商、保險等五大機構身影。
進一步梳理發現,社?;?、養老金、QFII、券商、保險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的股票數量分別為412只、117只、644只、463只、317只。
從持有股數來看,有60家公司獲上述五大機構合計持股數量均在1億股及以上,其中,中國人壽和平安銀行獲機構合計持股數量排名靠前,分別為193.24億股和113.02億股。此外,浦發銀行、中國聯通、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等6家公司獲五大機構的持股數量均超11億股。
從持有流通股比例來看,有156家公司獲機構合計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在5%及以上。其中,中國人壽、平安銀行、南玻A、萬達信息、奧普特、西安銀行、天宸股份、金融街、南京銀行等9家公司獲五大機構合計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均超20%。
從持有股票的市值來看,有627家公司獲五大機構合計持股市值在1億元及以上。其中,中國人壽和平安銀行獲機構合計持股市值居前,分別為5070.49億元和1738.29億元。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浦發銀行、南京銀行、中國聯通等6家公司獲五大機構合計持股市值均超113億元。
機構投資者作為價值投資理念的踐行者,對于看好的股票往往會穩定持有。通過對近3個季度上述五大機構持倉情況梳理發現,社?;稹B老金、QFII、券商、保險連續持有的股票數分別為249只、51只、205只、117只、143只,分別占機構一季度末持股數量的比例為60.44%、43.59%、31.83%、25.27%、45.11%。由此可見,社?;鸾?個季度持股最為穩定,券商調倉換股的頻率相對較高。
鑒于QFII和券商在今年一季度末的持股數量較多,對兩個機構的共同持倉股進行梳理后發現,有170只個股獲共同持倉。值得關注的是,桂東電力、無錫銀行、勁嘉股份、海螺水泥、古越龍山、聯創電子等6只個股獲得QFII和券商一季度末的持股數量均超1000萬股。
此外,社保基金和養老金的共同持倉也備受投資者關注。梳理發現,有57只個股獲上述兩大機構共同持有,包括分眾傳媒、中國巨石、人福醫藥、巨化股份、南鋼股份、盛屯礦業等在內的15只個股獲持股的數量均超1000萬股。
872只個股獲新進增持
醫藥生物等行業成布局重點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上述1511家公司中,有872只個股成為五大機構新進增持的重點品種。其中,新進430只個股,繼續加倉442只個股。具體來看,社保基金新進增持214只個股,養老金新進增持72只個股,QFII新進增持414只個股,券商新進增持327只個股,險資新進增持188只個股。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今年一季度,包括社?;稹B老金、QFII、券商、保險等機構新進增持品種主要集中在行業基本面向好、業績增長較好的績優龍頭品種。整體來看,機構以業績為導向,重點增持品種具有業績增長良好、股價得到充分調整、現階段估值較低的特征,避開了估值較高或者短期內漲幅較大的板塊,具備一定的配置優勢。”
與去年年報數據相比,在412只社?;鸪謧}股中,有214只個股成為今年一季度社保基金新進增持品種,涉及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其中,醫藥生物(24只)、電子(24只)、基礎化工(19只)、機械設備(19只)、電力設備(18只)、計算機(15只)等六行業新進增持個股數量居前。
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機構,持倉變動同樣引人矚目。與去年年報數據相比,在644只QFII持倉股中,414只個股成為今年一季度QFII新進增持品種,涉及31個申萬一級行業。其中,醫藥生物(59只)、機械設備(42只)、基礎化工(26只)、建筑裝飾(24只)、電力設備(24只)和電子(21只)等六行業新進增持個股數量居前。
值得關注的是,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等三行業在今年一季度獲五大機構普遍看好,成為機構布局的重點領域。
私募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對記者表示,“社保基金、養老金、QFII、券商、保險等機構今年一季度新進增持品種扎堆在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等三行業。一方面,機構看好前述行業處于高景氣周期,未來市場需求有望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機構關注行業均屬于國家政策扶持行業,符合未來經濟發展方向,因此行業成長空間巨大。”
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告訴記者,“近期大盤不斷出現震蕩下行,為了保障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監管層不斷發出維穩信號,積極引入長線資金。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等三行業在今年一季度贏得長線資金重點布局,機構扎堆增持的行業在今年一季度整體業績表現較為亮眼,業績長期穩定,符合價值投資的選股標準,特別是在近期市場經歷大幅調整之后,其估值更具吸引力,具有攻守兼備的特征。”
436只增倉股獲機構推薦
12家公司首季凈利增超10倍
從市場表現看,4月份以來,截至4月29日收盤,大盤期間累計下跌6.31%,個股分化較為明顯。雖然大部分被五大機構新進和增持的個股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但依然不乏亮眼業績。例如,包括湖南發展(69.39%)、上海能源(50.98%)、派能科技(41.39%)、春蘭股份(36.87%)、先達股份(36.18%)等在內的9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20%。
從估值水平看,在被五大機構新進和增持的個股中,共有143只個股的動態市盈率低于A股最新市盈率(截至4月29日為15.47倍),可以說符合低估值股的標準。具體來看,有63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10倍,其中,包括安旭生物(3.39倍)、熱景生物(3.78倍)、晉控煤業(4.10倍)、新鋼股份(4.16倍)、浙江東日(4.31倍)、廈門國貿(4.55倍)、華發股份(4.82倍)、新集能源(4.93倍)等在內的8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不足5倍。
除部分個股市場表現具有亮點,估值水平有吸引力外,還有一部分被五大機構新進和增持的公司業績也可圈可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共有488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包括寶莫股份(4753.91%)、農發種業(4517.60%)、希荻微(4040.66%)、鞍重股份(3172.86%)、安旭生物(3147.87%)等在內的12家公司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0%。此外,有104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
私募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稱:“五大機構普遍堅守價值投資方向,并根據市場風格在價值和成長等方向上進行選股。他們往往會在高景氣行業中,選擇成長性好,確定性高的投資標的。”
當前,在市場震蕩背景下,上述872只被五大機構新進和增持的個股仍獲得機構普遍看好。近30日內,共有436只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占比達五成。其中,中國中免、長城汽車、索菲亞、山西汾酒等4只個股獲得機構30次及以上看好評級。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