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周一(5月16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北向資金凈賣出近80億元。熱點方面,農林牧漁板塊異軍突起,備受矚目。經過前幾日的反彈后,A股市場接下來將如何運行呢?A股的反彈行情能否延續呢?
5月16日,三大股指高開低走,集體收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34%,報3073.75點;深證成指跌0.6%,報11093.37點;創業板指跌1.14%,報2331.23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7862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78.26億元;總體來看,兩市個股跌多漲少。
從申萬一級行業看,有17個行業實現上漲,其中,農林牧漁行業漲幅居首,達4.47%,緊隨其后的是煤炭行業,漲幅達2.72%。另外,醫藥生物、汽車和食品飲料等三行業跌幅居前,均超1%。
對于今日的市場表現,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認為,年初以來受到地緣政治沖突,疫情反復以及美聯儲加息縮表等不利因素的影響,A股市場連續下跌,期間沒有出現像樣的反彈,估值已經進入歷史底部區域,被壓縮到極限后出現的反彈力度更大,今日市場在連續反彈之后,小幅調整消化短線獲利籌碼,接下來市場將延續短線反彈態勢,但是對于反彈空間保持謹慎,因為均線系統向下趨勢沒有改變,對反彈形成壓制,反彈之后或出現二次探底的走勢。
漲停板方面,5月16日,有114只個股漲停,其中,有18只漲停股,股價已連續上漲5個交易日以上。從行業方面看,房地產行業漲停股最多,達13只,緊隨其后的是醫藥生物、基礎化工、和農林牧漁等三行業,漲停股數量分別為10只、9只和8只。
表:連續5日上漲且今日漲停股情況:
制表:張穎
湖南發展14天11板飆升近200%
5月16日,熱門基建股湖南發展再度漲停,截至收盤,報25.54元,錄得14日11板,期間累計漲達199.41%。今日收盤后,湖南發展發布了《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
5月16日,大智慧數據中心顯示,湖南發展(000722)收盤價:25.54元,漲跌幅:9.99%,成交金額:250774.74萬元,換手率:21.47%。當日營業部凈買入2870.03萬元,凈買入占比1.14%。
公開資料顯示,湖南發展主營業務為能源、健康養老及砂石資源。公司目前經營的能源業務為水力發電,所生產的電力全部輸入湖南電網。
業績方面,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026.0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7.39%,主要系公司下屬電站所在流域來水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導致發電量相應增加以及高新技術企業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等因素綜合影響。
農林牧漁板塊領漲
5月16日,農林牧漁板塊漲幅居首,達4.47%。其中,ST天山20CM漲停,神農科技漲幅達14.78%,豐樂種業、農發種業、登海種業、敦煌種業等個股也紛紛漲停。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印度外貿總局13日發布公告,對印度小麥出口實施臨時禁令,立即生效。報道稱,印度臨時禁止小麥出口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印度國內通脹高企,糧食價格上漲明顯。印度統計部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印度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升至7.79%,為近8年來最高水平。糧食價格上漲成為印度通脹上升的主要驅動因素。4月,印度食品通脹指數從3月的7.68%升至8.38%,為近17個月最高水平。其次,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上漲也是印度臨時禁止小麥出口的原因之一。公告指出,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已經威脅到印度及周邊國家的糧食安全。
方正證券表示,地緣政治沖突、新冠疫情的長尾效應在中長期維度影響全球糧食供應,糧食將持續處于高景氣周期。從需求端看,全球糧食價格的上漲不僅持續提升糧食需求,而且將不斷提升下游種植者對農化產品的接受上限。從供給端看,農化行業經歷較長的景氣度以及新冠疫情持續擾動全球供應鏈,全球農資供應商資本開支或將偏緊;從現有產能看,全球能源價格普漲,硫磺等基礎原材料大幅上漲,將導致并未向上布局一體化的農資供應商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這或將進一步導致農化產品供應偏緊。
A股有望開啟中期修復行情
階段性反彈后,A股市場接下來將作何表現呢?對于A股的后市走勢,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市場信心逐步恢復,A股有望開啟中期修復行情,可重點關注三大投資方向。
首先,可關注超跌股。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認為,疫情的邊際好轉,政府穩經濟的政策暖風不斷,公私募機構的贖回壓力緩解等因素也對市場的熱情有利,市場震蕩反彈的概率較大,可重點關注,積極布局超跌個股。
其次,關注高成長的賽道股。金百臨咨詢秦洪認為,目前看,高成長的賽道股的彈性更強,不僅是因為其業績的彈性、成長預期,而且還在于這些賽道股所處的產業景氣高,生命力旺盛。所以,涌入權益資產的流動性必然會追逐這些高彈性、高成長的賽道股。因此,賽道股的短線震蕩,只是在蓄積新的漲升能量。因此,對未來走勢仍不宜過于謹慎,在方向上,仍可加大對軍工、芯片、光伏、生物醫藥等賽道股的配置力度。
第三,可選消費等領域可配置。建泓時代投資總監趙媛媛表示,在新領域的保增長政策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特別國債的新動向及其投向比如物流和醫療新基建(包括防疫常態化建設、縣級醫療基建、醫療設備國產替代)。下月初上海全面恢復常態,需重點關注汽車產業鏈以及上海本地線下消費。而可選消費、低位上游周期品則是全國性疫情好轉后的重點配置方向。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