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8月17日,A股三大指數收紅,申萬一級行業漲多跌少,北向資金大幅流入。A股后續趨勢如何?投資機會在哪里?
今日A股三大股指早盤表現相對較弱,出現明顯震蕩過程,午后漸強,滬指已臨近3300整數關口。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45%報3292.53點,深證成指漲1.01%報12595.46點,創業板指漲1.70%報2777.91點;兩市合計成交額達10744.5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68.72億元。總體來看,個股漲多跌少。
漲停方面,有86只個股以漲停價報收,其中,有12只漲停股,股價已連續上漲超過5個交易日。跌停方面,有5只個股跌停。從行業角度看,電力設備漲停股達16只,居首,緊隨其后的機械設備行業漲停股家數達到14只。
表:連續上漲5天且今日收盤漲停股一覽
制表:趙子強
從申萬一級行業看,31類行業中有22類上漲,占比70.97%,其中,房地產行業漲幅居前,為1.86%;跌幅最大的是基礎化工,跌幅為1.25%。
關于A股未來的趨勢,鉅融資產投資總監王雷表示,近期疫情有一定反復、國外潛在貿易摩擦可能性增加,短期市場仍將受到內外部不確定性的干擾,市場走勢有所反復,同時央行MLF超預期降息、近期傳聞的政府加大民營房企紓困,市場對經濟的悲觀情緒有所好轉。海外方面,美國公布的7月CPI小幅弱于預期,美國或放緩加息節奏。隨著風險釋放疊加流動性持續寬松,指數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很有限。當前市場情緒已有所提振,但持續性仍觀察后續政策的力度。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央行MLF降息對于A股本身來說有刺激作用,而近期盤面表現出結構化影響,周期性行業近幾日都風格輪動有所表現,而對于降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金融板塊表現疲弱。短期區間震蕩且結構性風格輪動行情維持,中長線上行突破的可能性較大。
投資機會方面,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榮浩認為,市場整體震蕩向上,但結構化仍然比較明顯。方向上,繼續看好占據行業產業鏈優勢的高端制造企業,受益于消費端,有確定增長的新能源產業等;另外,提前關注和布局可能迎來反轉的行業,如可選消費、服務消費等,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要求短期受影響但內生的需求是強烈的。
欽沐創新生活基金經理柳士威表示,經濟整體的復蘇需要時間,但市場的流動性很充沛,我們盡量能夠多把握一些結構性成長股機會。目前我們仍保持積極倉位,適度均衡且重點突出,力爭在這個存量博弈的市場中獲得超額收益。
東華能源9連漲
8月17日,東華能源漲10.06%,報9.41元。該股自8月5日以來,截至8月17日已連續9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達17.04%。最新該股A股總市值達155.2億元,A股流通市值144.1億元。
該股今日大宗交易數據顯示,以9.23元成交均價,溢價率-1.91%,成交量300萬股,成交金額2769萬元。
東華能源8月1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具備全系列聚丙烯產品的研發生產能力,如公司擬生產相關改性材料,將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華鑫證券表示,公司是PP絕對龍頭。目前,公司已經實現丙烯產能180萬噸/年、聚丙烯產能近200萬噸/年;規劃未來5年,將在茂名等地再新增400萬噸PP產能,位居全球前列。預測公司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別為300億元、354億元、414億元,EPS分別為1.12元、1.73元、2.50元首次覆蓋,給予“推薦”投資評級。
房地產行業領漲
8月17日,申萬一級行業中房地產領漲,漲幅達1.86%。行業116只交易中的個股,有84只上漲,其中,有1只個股漲停,5只個股漲幅超5%。
興業證券表示,7月銷售投資降幅擴大、居民中長期貸款較差、房企信用風險擔憂加劇。需要政策進一步變化,預期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壓實地方政策責任保交樓穩民生,保交付紓困政策加速。中長期看好供給側改革受益標的。
開源證券表示,8月地產放松政策強度進一步提升,保交樓政策陸續落地,市場悲觀情緒或將逐步修復,但市場的全面恢復仍需時日,后續政策面預計持續寬松。受益標的:1.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萬科A、金地集團、招商蛇口、旭輝控股等占據核心城市群較高市場份額的穩健型龍頭;2.濱江集團、越秀地產、建發股份等深耕核心城市群的區域型優質房企。
(編輯 喬川川)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