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堯
本周對貴金屬黃金走勢而言無疑意義重大。
北京時間2月2日3:00,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此外,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也將在本周召開會議。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把加息幅度下調至25個基點。截至上周,這一“鴿派”表現讓黃金期貨連續六周實現上漲,是2020年8月中旬以來最長持續上漲行情。
1月31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黃金需求同比增長18%,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高年度總需求量,且2022年全球央行購買黃金需求創55年來新高。
銀河期貨貴金屬研究員萬一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美聯儲政策表態仍是黃金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綜合宏觀貨幣政策和市場需求因素,今年金價大概率震蕩上行。”
美聯儲后續政策走向成焦點
截至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即將公布的利率決議將主導金價走勢。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2月份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98.4%,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1.6%。
萬一菁表示,“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預期已在黃金期貨盤面上充分兌現,市場更為關注的是美聯儲此后的政策路徑,尤其關注加息對抑制通脹效果的看法。若美聯儲繼續保持鷹派觀點,堅持進一步提高利率上限,短線存在回調的可能;反之,則不排除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
中信期貨研究所大宗商品策略組負責人張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美國加息放緩至25個基點已基本在預期之內,預計信息公布后對貴金屬價格影響不大。而長期看,美國前期加息對于美國實體經濟的負向沖擊將逐漸趨于落地,使得通脹和美國居民實際收入和資本利得下降,產生未來貨幣政策轉為寬松的可能,對貴金屬有利。”
賀利氏貴金屬公司表示,美聯儲加息前景可能是金價走勢的關鍵。如果美聯儲不那么強硬,可能會導致美元走軟,從而支撐金價走高。若美聯儲意外加息50個基點,可能會刺激美元走高,令金價下跌。不過,該公司依舊認為,隨著加息周期臨近結束,金價可能會受到提振。
將試探2000美元/盎司關口
1月份(1月1日至3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開盤價為1831.8美元/盎司,最高上攻至1966.5美元/盎司,創出2022年4月20日以來新高,近幾個交易日雖有所回落,最終報收于1943.8美元/盎司,月K線實現3連陽。自美聯儲當地時間2022年11月2日利率會議釋放放緩加息信號以來,金價已拉升超過300美元/盎司,正逼近20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
此外,金價持續上漲還與市場購金熱情持續高漲息息相關。《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黃金需求同比增長18%,達到4740.7噸,為十余年來最高。其中,2022年四季度全球黃金需求達到1337噸,創下新高。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王立新說:“各國央行大力度購金和持續走強的零售黃金投資是全球黃金需求大漲的主要驅動因素。”2022年,全球央行年度購金需求達到1136噸,是上年一倍多,創55年來新高。僅2022年四季度,全球央行就購金達到417噸。
萬一菁認為,“市場預期未來經濟較差,為了應對可能的風險,各國央行增持黃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從黃金ETF持倉情況看,ETF持倉變化總體穩定。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GOLDTRUST的持倉報告顯示,今年1月份,該ETF僅減持了0.59噸,至917.05噸。而去年12月份,該ETF則增持了9.55噸,結束之前長達7個月的凈流出狀態。
庫存方面,黃金整體處于庫存下降通道。截至2023年1月底,紐約金市場黃金庫存較去年年底下降26.8噸至630.33噸。
期貨持倉方面,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外匯類非商業持倉報告顯示,截至1月24日當周,投機類黃金凈多頭增加6437張,持倉至253311張,自去年12月份以來,已經連續8周增加。
廣州市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對《證券日報》記者說:“技術上,黃金有效突破1805美元/盎司至1814美元/盎司的阻力區域后,無疑打開了多頭向上空間。目前,金價運行在1923美元/盎司至1952美元/盎司阻力區域,如果強勢突破,有望試探2000美元/盎司關口。”
多單進場良機已現?
展望后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海外經濟增長放緩預期下,黃金仍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
萬一菁說:“未來國內黃金價格也受到匯率影響,但最關鍵的因素是,美國通脹數據回落的程度與速度,因為目前美國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所以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是以是否有效抑制通脹為出發點。”
如果投資者仍“未上車”,下一階段該如何操作?吳啟宏表示,從長周期角度來看,2023年黃金走勢總體偏樂觀,2023年對黃金的壓制主要出現在上半年,無論是配置交易還是投機交易均是多單進場良機。
除了黃金之外,華泰證券還關注到黃金股的投資價值,黃金股一般跟隨金價上漲,且漲幅好于黃金本身;2023年金價有望迎來上漲,看好黃金板塊的投資機會。
(編輯 孫倩 策劃 趙子強)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