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6月1日,三大指數收紅。行業板塊和個股中上漲者略多,北向資金凈賣出逾18億元。業內樂觀人士表示,短線下跌和國外不確定性因素,都為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者創造了入市機會。
A股成交額增至萬億元附近
6月1日,A股三大指數經歷低開沖高震蕩過程后集體收紅,創業板指最強,滬指最弱,仍然收于年線之下,3200點成為反復拉扯的點位。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07%報3204.63點;深證成指漲0.39%報10835.90點,創業板指漲0.59%報2206.43點,A股合計成交額9882.9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長5.09%;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18.0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36.07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8.05億元。今日A股漲多跌少,有2632只上漲,2328只下跌。
對于A股的未來表現,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近期A股市場已經有較充分的調整,加之A股當前的整體估值并不高,疊加國內流通性合理充裕和刺激經濟復蘇的政策,短期內A股下行空間有限。但要快速上漲,短期內由于離岸人民幣貶值和國內經濟復蘇稍低于預期,短期快速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整體來說大概率會持續震蕩。雖然指數可能維持震蕩,但結構性機會較多。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表示,目前的經濟數據疲軟,顯現出弱復蘇的態勢。人民幣匯率最近也在下跌,導致北上資金持續外流。總體來看,如果6月無新增資金入場,市場可能仍是存量博弈。如果有新增資金或更積極的政策刺激,6月行情可能會表現較好。
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表示,6月行情將持續消化疲弱的經濟數據,糾正之前的強復蘇預期下對股價的定位,大概率縮量尋底達到新的均衡狀態,調整空間相較于五月會有邊際收窄,短線的下跌是對長期投資價值回歸可算利好,國外不確定性因素也將給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創造條件。
8只漲停股匯聚傳媒行業
6月1日,行業漲多跌少,從31類申萬一級行業看,有18類行業上漲,占比58.06%,傳媒行業漲幅居首,達2.62%,此外,計算機行業漲幅也超2%。下跌方面,家用電器居首,跌幅達1.96%,此外,公用事業和交通運輸等行業跌幅也超1%。
漲停股方面,今日有53只個股以漲停價報收,其中,有15只個股,股價已連續上漲超過5個交易日;跌停方面,有26只個股跌停價報收。從申萬一級行業看,傳媒漲停股數量居首,為8只,機械設備緊隨其后,漲停股數為6只。
表:連續上漲5日且今日收盤漲停股一覽
制表:趙子強
投資策略方面,馬澄表示,對于接下來的6月份行情,我們主要看好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以AI為中心的相關人工智能產業鏈,包括算力芯片、光模塊、AI服務器和各種AI+應用場景的實際應用等。主要邏輯是ChatGPT全球風靡之后,引發了新的科技革命,對芯片及相關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二個方向是半導體芯片,這是我們深度看好的板塊,主要的邏輯是因為半導體有著顯著的周期性特征,大約每3-4年就有一輪周期,預計本輪周期將在2023年的2-3季度再次啟動;另外,由于人工智能的全面爆發,使得對存儲芯片的需求激增,這必然會加速產業周期的到來。考慮到當前半導體的估值處于自2013年以來的10年歷史低位,投資價值突出。結合以上因素,半導體業績的轉折點即將到來,半導體將迎來所謂的“戴維斯雙擊”時刻。第三個方向是電力板塊,主要的邏輯是夏季即將到來,預期電力需求會增加。據數據顯示,1-5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達2.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電力需求明顯增長。同時,由于煤炭價格下跌,火電企業的盈利狀況將明顯改善。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表示,5月市場整體回調,在此過程中,A股市場的性價比逐漸顯現出來。根據股債收益比,股市上行往往會增強配置價值。進入6月,可以更加關注由政策向利好帶動的市場底部構建。后市中長期以結構性機會為主旋律,而那些在回調后表現出強大基本面和高景氣度的板塊將成為資金流入和配置的重點。由于短期經濟預期不明朗,市場實際上從二季度開始就保持輪動表現,在賺錢效應上,均衡配置更為優越。同時,短期需要注意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如加息和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市場偏好變化影響,如果未來美聯儲停止加息,這可能為成長型科創企業的估值提升提供流動性。
(編輯 孫倩)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