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楚麗君
進入7月份,A股市場迎來了中報季。多家業績增長公司率先向市場發出“喜報”,以中報業績為“錨”,把握投資機遇也成為機構關注的重點。
109家公司
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收盤,A股市場共有132家上市公司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按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來看,有109家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八成。
具體來看,有32家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預計均超100%。其中,保利聯合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高達3542%,暫居首位。保利聯合公告稱,公司炸藥、電子雷管銷量同比增加,帶動收入利潤增加。悅心健康、長青集團、中遠海能等3家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均超10倍。
與此同時,中遠海特、保利發展、中金輻照等3家公司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快報,這3家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91.66%、10.84%、7.29%。
對此,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歷史上看,業績優異的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較為積極。從已披露預告公司看,今年周期行業業績得到修復,高科技行業盈利繼續增長。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黑崎資本高級研究員曾盛表示,在業績增長的公司中,重點關注行業內的龍頭公司。這些公司通常具有強大的市場地位、競爭優勢和穩定的盈利能力。另外,關注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公司。如受益環保政策的清潔能源公司、受到醫療健康政策支持的醫藥生物公司等。
業績增長公司
扎堆四行業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上述109家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力設備(19家)、汽車(13家)、機械設備(10家)、醫藥生物(8家)等四行業。
對此,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業績增長公司主要分布在兩個領域:一是本土消費常態化領域,尤其是醫藥生物行業。二是出口方面,尤其是汽車、機械設備及電力設備行業等。上述兩個領域是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目前看,這些領域的上市公司業績成長可持續性較強,未來的業績彈性高,成長前景仍然清晰,股價的強勢趨勢仍有望延續。
具體到各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投資機會。電力設備行業方面,中信證券表示,電網投資維持高位增長,特高壓、變電設備招標采購金額大幅提升,2023年電網高壓以上部分結構化采購向好凸顯,2023年至2024年電網投資有望延續加速狀態。國網特高壓、變電設備招標采購規模顯著提升,拉動電力設備企業網內高壓業務持續增長。同時,隨著海外市場成本改善,“一帶一路”建設等項目有望帶動海外市場開發,為電力設備企業提供額外增長點。
對于汽車行業,國信證券認為,汽車行業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增速放緩但長期保有量、銷量仍有空間。
機械設備行業方面,富榮基金研究員王錦烽對記者表示,機械設備作為制造業較為基礎的一環,行業景氣度與下游產業息息相關,且與宏觀經濟的發展水平具有較大的關聯性。目前機械行業的成長性相對較弱,但相比之前已經有一定回暖。通用設備方面,可以積極關注與政府支出相關的下游機械領域,如挖掘機、工程機械類等。專用設備方面,在自主可控政策下,當前主要有兩個典型的專用設備行業:半導體和機床兩類設備公司值得關注。
醫藥生物行業方面,“由于疫情后院內診療恢復,預計二季度業績較好的公司集中在院內處方藥以及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板塊。中報披露期,建議關注創新藥、醫療器械及部分超跌醫療服務公司的投資機會。”國信證券研報顯示。
三方面挖掘
中報行情投資機會
“從7月份開始,隨著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不斷披露,業績是否超預期成為影響多數公司股價的重要因子之一。”華創證券最新研報顯示。
市場表現來看,7月份以來,多數績優股在震蕩行情中獲得市場認可。7月1日至7日,上述109只個股中有55只個股期間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月內累計跌0.17%),占比超五成。
曾盛表示,一般來說,中報行情會有兩波釋放的機會——業績預告披露與業績正式披露。從邏輯上講,主題投資主要由估值驅動,在業績驗證期間即使主題并未證偽,市場也容易針對前期偏高估值產生調整。一方面,密切關注公司發布的中報業績預告,特別是那些有望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較大的公司。另一方面,注意行業趨勢和政策因素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隨著中報業績預告陸續披露,業績超預期和業績同比、環比大增的標的,有望成為市場關注的主線。
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經理朱潤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今年的中報行情,建議投資者從三方面挖掘投資機會:一是中報業績具備高增長預期的行業,比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二是中報業績具備反轉預期的行業,如大消費;三是中報業績有望大幅超預期的行業,如TMT。
華泰證券認為,當前市場或進入“中報+政策預期”雙重驗證期,在“主題+籌碼+景氣”框架基礎上,可以篩選景氣正向邊際變化、有政策或主題催化、籌碼擁擠度低的品種,建議投資者關注電子、火電、汽車、白電、乳品、風電、輪胎等標的。
鄧海清表示,中報業績預喜公司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基建和地產、科技創新相關產業鏈。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持續復蘇可期。國內消費持續回暖,居民旅游出行意愿強烈,有望繼續引領經濟復蘇。下半年,A股市場有望迎來更好的表現,周期股和成長股都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00:25 | 江蘇證監局聯合多方召開宣介會 推... |
00:25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濰... |
00:25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透視基金一季度... |
00:25 | 年內1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甩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