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8月11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超4400只個股下跌。多只醫藥股逆市漲停。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A股的回調空間相對有限。調整時間不會太長,指數縮量調整結束后,市場將重歸升勢。
三大股指周跌幅均超3%
周五(8月11日),A股三大股指震蕩下行,全線飄綠。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2.01%報3189.25點,深證成指跌2.18%報10808.87點,創業板指跌2.33%報2187.04點,兩市合計成交金額達7634.91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額達123.37億元。總體上看,兩市個股跌多漲少,超4400只個股下跌。其中,漲停個股達26只,跌停個股達4只。進一步看,在今日26只漲停股中,有10只醫藥股,5只地產股。
從本周來看,三大股指周跌幅均超3%,上證指數累計周跌幅3.01%,深證成指周跌幅3.82%,創業板指周跌幅3.37%。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出255.8億元。
表:今日收盤漲停個股情況:
制表:張穎
對于本周的市場走勢,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本周市場比較低迷,受情緒面驅動,短期行情變動快,不確定性強。由于熱點板塊多變,持續性弱,市場內在邏輯主線不清晰。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市場資金供給端發力不夠。政策預期下的行情要落實到基本面數據的逐步向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當前,市場的估值相對偏低。且政策定調后,經濟修復預期顯著提升,中長期看,A股向好的確定性較高。所以,短期震蕩,甚至快速殺跌都是逆向配置的好機會。
壁虎資本基金經理張小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下半年,美聯儲加息漸近尾聲,在等待市場底構筑的情況下,市場預期回暖有望助力增量資金加速回流A股。在政策多重刺激,基本面筑底回升背景下,將重點關注現代化產業體系下的人工智能、軍工、高端制造、信息技術,估值優勢明顯的醫藥、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
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認為,作為市場行情的風向標,近期券商股表現亮眼,一度掀起了漲停潮,是大盤仍處于牛市初期的信號,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下半年市場有望走出慢牛或長牛趨勢,對投資者來說,只需選好標的靜待時間即可,無需過于糾結。
三十三度資本基金經理程靚向記者表示,目前,市場整體成交額持續萎縮,而指數結構持續弱勢,從而導致信心的缺失。可以說,信心比黃金重要,當前需要看到,宏觀經濟數據逐月以及逐季轉好的正向數據、政策的有效力度更貼近市場需求或者更能刺激到實體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最終迎來信心逐漸的恢復。
醫藥商業板塊逆市上漲
8月11日,在市場調整中,熱點繼續輪動。從申萬一級行業看,全部的31個行業均實現下跌,其中,房地產和醫藥生物跌幅最小,分別0.39%和0.71%,跌幅均不到1%。另外,非銀金融行業跌幅居首達4.10%。
具體熱點看,今日,醫藥商業板塊逆市上漲,浙江震元、塞力醫療、開開實業漲停;房地產開發板塊漲幅居前,天方發展、深振業A等多股漲停。證券等大金融板塊大幅回撤;燃氣、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等板塊跌幅居前。
談到市場熱點的變化,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向《證券日報》記者說,周五的主要股指均收出光腳的長陰K線,說明短線拋壓尚待進一步釋放。券商股為代表的人氣主線在7月底以來一直強勢,有著較強的超額收益率,也有著較多的獲利籌碼,套現的壓力仍需釋放,也就意味著券商股的調整空間仍然存在,進而對A股的短線走勢帶來后續的壓力。盡管如此,不宜過于夸大調整的空間。一是,因為A股主要股指已進入到近年來的箱體震蕩的下沿區域,意味著股指面臨的支撐力度開始增強。二是,因為活躍資本市場具有較高的戰略高度,畢竟這是與穩定房地產市場是一并提出來的,具有穩預期的重大戰略高度。如此,當前A股的回落空間是相對有限的。綜上所述,短線A股的壓力的確是有著集中釋放的態勢,但是,市場底預期也愈發濃厚。
對于后市的投資策略,渤海證券預計,調整時間不會太長,指數縮量調整結束后,市場將重歸升勢。市場在底部附近的每一次回調都值得我們的認真對待。具體可關注,一是,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下,“地產鏈”的修復性機會;二是,“活躍資本市場”下,券商行業的修復性機會;三是,資產端獲多重因素催化下,保險行業的修復性機會。
(編輯 孫倩)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