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堯
見習記者 曹原赫
現金流被視為企業的“生命線”。
隨著今年上半年海外企業紛紛爆出因流動性問題陷入危機,投資者越來越關注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1日收盤,在已公布2023年半年報的公司中,剔除銀行及非銀金融公司后,有2746家實體類公司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同比正增長。
“與凈利潤相比,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更能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成果。”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營活動現金流通常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的交易和事項產生的現金流。上市公司經營活動越好,凈利潤越大,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也就越多。一般而言,企業的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呈正相關。
791家公司現金流
由負轉正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5139家A股實體類上市公司(剔除銀行及非銀金融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20285.04億元,同比增長24.95%。其中,有3211家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正,占比超六成。中國石油、中國移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超千億元,分別為2217.06億元、1605.25億元;另有中國海油、比亞迪、中國電信、中國神華等39家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超百億元。
從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變動來看,上述5139家公司中,有2746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實現同比增長,占比53.43%。其中1350家同比增長超100%,182家增幅超10倍,14家增幅超百倍,排名前五的公司增幅高達千倍,這5家公司分別為德賽電池長、京泉華、小崧股份、貴州茅臺和雙元科技。
從歷史數據看,2022年上半年共有2063家實體類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而到今年上半年,上述2063家公司中有791家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由負轉正,占比近四成。具體來看,去年同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最低的3家公司分別為建發股份
(-445.80億元)、保利發展(-224.60億元)、廣宇發展(-224.60億元),今年上半年分別增長至233.84億元、71.45億元、10.64億元。
1296家公司流動性
持續改善
值得關注的是,有1296家公司2022年度和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同比增長,占比超兩成。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收盤,上述1296家公司中,有715家的股價年內實現上漲,占比53.63%。其中,有18只個股漲幅均超100%。剔除今年以來上市的新股,漲幅前三位分別為鴻博股份、劍橋科技、天孚通信,年內分別累計上漲476.69%、316.37%、219.49%。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建杰認為,經營活動現金流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得到的,能夠還原公司整個營收、利潤的產生過程,凈利潤是否真實可信、存貨數量是否穩定、貨款回籠是否順利、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是否發生變動等,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較好的公司往往更受投資者青睞。
從行業來看,上述1296家公司重點分布于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力設備、電子、計算機等五類行業,分別有124家、119家、106家、105家、86家。
對此,郭一鳴表示,電力設備主要取決于風光裝機的整體需求、醫藥則在于集采落地以及居民健康需求持續提升。此外,在技術持續進步之下,電子行業的發展和需求受到持續關注。至于計算機,則是得益于中國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在政策以及訂單需求等多因素刺激下,下半年部分細分領域或迎來業績兌現,相關板塊進一步得到提振。
對于上述行業的投資機會,李建杰表示:“機械設備行業處于溫和復蘇的過程當中,在經濟復蘇、汽車產業持續發展背景下有望繼續向好,可重點關注工業機器人、機床工具、半導體設備等;電力設備是優質的防守板塊,下半年估值有望向上催化;醫藥生物行業中,真正具備創新能力、產品具備強臨床價值的創新藥、中藥、醫療器械公司有望長期受益;電子方面,近期備受矚目的華為手機強勢回歸,華為昇騰引領算力創新,國產設備關鍵工藝被攻克,半導體設備相關產業鏈中存在一定機會;計算機方面,大模型進入大規模推廣階段,模型能力與商業模式將加速完善,AI政策紅利將加速釋放,大模型、算力、AI運用等都有不錯機會。”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