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近日,證券時報·新三板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走進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的中航富士達(835640),與公司黨委書記兼副董事長郭建雄,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魯軍倉面對面交流。富士達是國內射頻連接器行業領先企業,也是全國首批、陜西首家新三板精選層掛牌企業。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富士達持續推動產品技術創新,不僅打破了我國射頻同軸連接器標準在國際上空缺的局面,還成為華為、三星的重要供應商。進入精選層是公司發展史上的大事,富士達借此實現了“資本+技術”的雙輪驅動,產能瓶頸順勢得以化解,公司將力爭“十四五”期間營收實現穩步增長。
助力軍工大發展
從富士達的財務數據來看,近三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穩步提升。郭建雄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十三五”期間提出的戰略,即“穩固民用市場、拓展國際市場、重點突破軍工市場”。
特別是,經過五年多時間的研發投入,富士達軍工防務業務快速增長,公司多項技術替代進口,突破了相關技術瓶頸,公司軍工核心能力邁上了新臺階,圓滿完成和承擔了許多航天、軍工重大工程的配套,全面實現了射頻連接器、電纜、電纜組件在高端領域的國產化配套、自主可控。
“目前,我國許多尖端武器系統都有富士達的產品。”郭建雄說,通過富士達和其他國內同行的努力,越來越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被用在了軍工防務領域,這為國家航天及國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回報,毛利率得到穩步提升。
記者注意到,除了軍工防務業務取得突破以外,富士達已經在射頻連接器領域形成了軍工防務與民用通信兩條腿走路的經營格局。
在民用通信領域,2014年4G牌照的發放成為富士達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隨著4G網絡建設的結束,公司業績出現了一定的波動,2018~2019年,公司業績處于“十三五”期間的最低谷。2019年末,隨著5G牌照的發放,射頻連接器市場快速增長,進而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在富士達廠區,記者看到一摞摞碼放好的、印有華為標識的包裝箱正等待裝卸運輸。事實上,富士達現在已經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根據2020年年報的數據,華為是富士達的第一大客戶,當年面向華為的銷售收入達到1.67億元,占公司年度銷售收入比重的近三成。
目前,國內5G網絡已經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這也帶動了民用通信領域射頻連接器的需求增長;然而,由于海外疫情的反復,國際5G通信設施建設處于停滯狀態,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限制,導致民用通信行業發展未能達到預期。
郭建雄判斷,隨著疫情的緩解及5G應用的擴大,未來民用通信行業將步入快速發展期,這將為公司帶來較好的業績;同時,在黨的新時代強軍目標中,射頻連接器是新時代尖端武器系統不可缺少的關鍵元件。“未來5~10年將是中國國防事業的快速發展期,對射頻連接器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不久前,富士達披露了2021年一季報,公司已經完全走出疫情困擾,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凈利潤267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7.85%和2623.41%。公司稱,業績增長既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更因為公司在手訂單飽滿,生產經營有序開展,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研發創新植入企業基因
連接器通常是指使導體(線)與適當的配對元件連接,實現電流或信號接通和斷開的機電元件,在器件與組件、組件與機構、系統與子系統之間起著電氣連接和信號傳遞作用的器件。射頻同軸連接器用于傳輸射頻信號,主要用于雷達、通信、數據傳輸及航空航天設備。
富士達在定期報告中指出,射頻連接器的發展趨勢包括小型化、大功率化等;此外,2020年,公司研發支出比例較上一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那么,為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富士達做了哪些技術研發與儲備?公司未來是否會繼續增加研發支出?
對于這一問題,郭建雄向記者進一步指出,射頻連接器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包括更高傳輸速率、更小間距、智能化、精密連接、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更高性價比等。
舉例來說,精密連接器技術涉及產品設計、工藝技術和質量控制技術等諸多環節,包括精密模具加工技術、精密沖壓和精密注塑成型技術、自動化組裝等;高性價比則意味著,廠商需要實現規模效應,要不斷實現技術創新、工藝優化等。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富士達成立二十多年來,自行研制開發了近四十個系列的射頻同軸連接器,并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已申報國家專利技術314項,187項產品、產品結構獲得國家專利授權,研發創新已深深扎根于富士達的企業基因里。
此外,富士達還成功主導和參與制修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近二十余項。其中,由公司作為第一起草單位制定的《射頻連接器第37部分:STWX8系列射頻同軸連接器分規范》是我國在該行業制定的第一個國際標準,打破了我國射頻同軸連接器標準在國際上空缺的局面。
據富士達管理層介紹,射頻連接器領域的競爭十分激烈,在民用通信和軍工防務市場,富士達既要面對內資企業,也要面對外資企業的競爭。不過,與國內同行相比,富士達已經在微型連接器、高頻率連接器、低損耗穩相低成本電纜等的研制和生產方面形成競爭優勢。
郭建雄告訴記者,富士達公司不斷加大設計研發力度,研制了更多更好的新產品。例如,在毫米波射頻同軸連接器的研制開發過程中,公司采用毫米波絕緣子模壓加工專利技術,實現了高效生產,以降低成本,目前已能批量生產供貨。
目前,富士達已掌握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例如,航天用高可靠半剛性電纜組件的焊接技術、電阻釬焊焊接技術等,并在軍用快速插拔水密封連接器、毫米波連接器等方面有重大技術工藝突破。
“這些技術的掌握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富士達產品的檔次和質量,使公司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郭建雄表示,多年來,公司一直重視技術研發投入,未來將持續加大投資力度,確保公司在射頻連接器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力爭營收持續增長
2018年,全球射頻同軸連接器市場規模達到41.7億美元,根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信息中心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0.1億美元,2018~2025年年均增長幅度約為5.3%;同時,中國射頻同軸連接器市場規模2024年將達到150億元,同期的年均增長率約為7.2%。
談到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郭建雄表示,公司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基本思想,繼續依照“鞏固民品市場,拓展國際市場,重點突破軍品市場”的戰略方針,專注于射頻同軸連接器、射頻同軸電纜組件、射頻電纜等相關技術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按照公司規劃,“十四五”期間,富士達將緊緊抓住國家5G產業、軍工大發展機遇,繼續發揮在射頻同軸連接器領域的優勢,堅持行業應用和技術創新相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產品結構,使其向小型化、高性能、高可靠方向發展,保證公司的營收規模持續穩步增長。
雖然富士達在射頻鏈接器領域已形成技術、市場雙優勢,但郭建雄也坦言,公司目前存在產能不足的問題。“為了保證客戶需求,公司于2019年10月啟動了富士達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項目總用地面積19813.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3451.3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4.9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完成后將大幅提升富士達產能規模,改善生產環境。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公司將根據地區需要,建設生產型分公司,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客戶需求。公司預計,“十四五”末產值較2020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郭建雄還指出,為了滿足技術發展的需要,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投資建設射頻連接器研發中心,協調各方資源,保證公司技術的持續領先地位。
在采訪中,富士達管理層也分別就民品、國際市場、軍品等不同細分領域的前景做了分析。富士達判斷,未來民用通信市場仍將呈現波動式發展;不過,隨著5G、6G等技術的發展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無線通信應用更加廣泛,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受海外疫情影響,富士達的國際業務遭遇一定沖擊。不過,由于公司與RFS集團、三星等國際客戶長期合作,隨著疫情緩解,公司將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積極參加國際展會,推介5G高端射頻連接器產品,爭取在“十四五”期間提升國際市場影響力,帶動業務快速增長。
軍工防務領域,富士達表示,公司雖為航空工業旗下企業,但軍工業務重點在航天、電科、艦船等領域。公司認為,未來的市場仍將是技術引領,只有強有力的技術實力,才能確保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未來5~10年,中國軍工防務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郭建雄說。
“資本+技術”雙輪驅動
“公司成為首批精選層掛牌企業,是企業的榮幸,也是投資者對企業的認可,我們非常感謝廣大投資者對企業的關注。”談到富士達掛牌精選層的過程,每一幕都能讓富士達的管理層講出很多故事,進入精選層是公司發展史上的大事,回想起來,他們仍覺得歷歷在目。
魯軍倉對記者說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股轉公司審核老師的高效、敬業精神,在短時間內深入了解企業狀況,嚴格謹慎審查企業每一個細節,保證了企業精準、完整地上報了各種信息,及時完成了審核、注冊、發行工作。”
富士達能夠成為全國首批、陜西首家精選層掛牌企也并非偶然,在魯軍倉看來,這與公司長期以來注重規范運作、注重公司治理密切相關,從而保障了公司運營的合法、合規、合理。魯軍倉認為,進入精選層后,富士達的公司治理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獨立董事對公司的指導、監督作用,讓公司在產品規劃、規范運作方面更加謹慎,降低了企業經營風險;二是公司強化了信息披露管理,確保投資者能獲得公平、公正的信息;三是公司更加注重戰略規劃的研究,由董事會主導,詳細研討公司發展規劃,讓規劃更加切合實際,更加具有指導作用。
正如前述,近年來,富士達的生產經營一直受困于產能瓶頸,如果說,進入精選層進一步提升了富士達的公司治理水平是軟實力的體現,那么,借助精選層募集資金、擴充產能就是實實在在地強化了富士達的硬實力。
記者注意到,在掛牌精選層的同時,富士達募集資金逾2億元,及時補充了“富士達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同時用募集資金臨時補流5000萬元,較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降低了公司資金成本。
“2020年,公司產能嚴重不足,募集資金的到位,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隨著‘富士達產業基地項目’的逐步完工,企業產能將逐步得到提升,滿足客戶交付需求。”魯軍倉對記者說。他還指出,進入精選層,公司感受最深的是資本與技術是企業的兩個車輪,“只有資本與技術的緊密結合、相互配合,才能實現公司穩健快速的發展。”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