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路上,股權激勵已成為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1月6日,上海榮正投資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榮正咨詢”)發布《2021年度A股上市公司激勵實踐統計與分析報告》,用大數據描繪出一幅2021年度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生動圖像。
股權激勵總量增逾八成
《報告》顯示,2021年,A股808家上市公司共計公告826個股權激勵計劃,較2020年度的452例增長82.74%。其中,第一期激勵計劃436個,較2020年度的242例增長80.17%,占比為52.78%(2020年度占比為46.46%);多期激勵計劃390個,較2020年度的210例增長85.71%。
榮正咨詢董事長鄭培敏告訴記者,注冊制助推了市場股權激勵的熱度,2021年A股股權激勵公告數量大幅增加,遠超預期。越來越多技術型、研發型和服務型上市企業采用更靈活的股權激勵機制,進一步釋放員工活力。同時,由于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中國經濟的修復與發展也提升了上市公司開展股權激勵的意愿。
進一步剖析,地域方面,廣東省上市公司2021年公告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最多,達172個,占比20.82%。定價方面,84.26%的激勵計劃遵循政策最低原則定價,15.74%的公司進行了自主定價。股份來源方面,713個計劃采用定向增發的模式,占比達到86.32%;69個計劃采用回購公司股票的模式,占比達到8.35%;44個計劃采用回購公司股票與定向增發相結合的模式,占比達到5.33%。時間模式方面,60.41%的上市公司選擇“1+3”的時間模式(1年為等待期/限售期,3年為行權/解除限售期)。
就企業類型而言,民營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729個,占比88.26%;國有控股上市公司97個,占比11.74%。值得一提的是,在國企混改持續深化背景下,國有企業股權激勵正駛入快車道。2021年下半年以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明顯提速,僅第四季度推出激勵計劃的公司數量就占到全年的62.89%。
鄭培敏認為,股權激勵機制能有效促進企業中長期持續發展、激發企業活力,是符合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要求的市場化工具。不過,國企和央企股權激勵的推出也必將是一個審慎且長期的過程。可以預見,隨著國企和央企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有效性、靈活性得到進一步提升,激勵的空間進一步加大,未來股權激勵將以實現激勵與績效的長期掛鉤為方向,以激發管理層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為目標,進一步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治理能力,為公司注入發展動力,推動國有企業整體資本績效的進一步改善。
創業板與科創板“最激勵”
注冊制下的股權激勵更加市場化,更具靈活性、積極性。
記者注意到,2021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公告了149個股權激勵計劃,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告了244個股權激勵計劃,超過其他板塊。截至2021年底,創業板、科創板股權激勵廣度分別為60.00%和48.54%,創業板股權激勵覆蓋率為各板塊之首。
鄭培敏表示,科創板企業作為人才密集型企業,對于股權激勵的需求遠勝其他板塊。“在2019年7月22日后上市的各板塊企業中,滬市主板、深市主板、創業板公告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占新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分別為18.70%、21.93%、20.56%,均與科創板的48.54%有較大差距,可見科創板企業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
鄭培敏告訴記者,科創板雖開板只有2年多的時間,但其股權激勵廣度已超過滬市主板過去16年的激勵廣度,接近深市主板的廣度。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科創板股權激勵廣度也將迅速超過深市主板,向創業板的股權激勵廣度看齊。
多期股權激勵常態化
多期股權激勵在2021年發展勢頭迅猛。鄭培敏表示,多期常態化是2021年股權激勵市場一大亮點。
數據顯示,2020年多期股權激勵計劃210個,2021年多期股權激勵計劃增至390個。據2010年至2021年的數據統計,多期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期數的年均增長率超過50%;多期股權激勵數量趨近年公告數量的50%。
鄭培敏表示,這一變化一定程度上說明股權激勵已然進入常態化時代,成為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從激勵工具選擇來看,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漸成主流選擇。科創板自開板以來公告了219個股權激勵計劃,全部使用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或與其他工具的復合作為激勵工具。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以來,有224個股權激勵計劃使用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或與其他工具的復合作為激勵工具。
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吸引力何在?據記者了解,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要求被激勵對象在被授予時即支付出資款,后續接受考核。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不要求被激勵對象在被授予時即支付出資款,而是符合歸屬條件后再出資,相當于給了被激勵對象更多的考察時間。若被激勵對象認為目標公司股價或價值不如預期,即便達到歸屬標準,亦可選擇不予出資,放棄行權。
從激勵對象覆蓋面來看,科創板再次跑贏其他板塊。數據顯示,在科創板股權激勵的具體實踐中,科創板已公告股權激勵方案激勵對象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的平均值為22.49%,遠超2021年A股全市場水平。其中,7家公司的激勵對象人數達到公司總人數的90%以上,幾乎覆蓋全員,可見科創板公司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
“科創公司在上市初期即實行薪酬加股權激勵的薪酬模式,更有利于穩定和吸引高端人才、促進公司核心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穩定,從而有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鄭培敏表示。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