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發布公告稱,2月28日起,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將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納入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高盛估算,債券“入摩”10個月期間,每月將帶來約30億美元被動增量資金,增量資金總計達千億元人民幣級。
這是繼彭博2019年4月1日宣布,人民幣計價的356只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后,中國債券再次納入全球債券指數。外資機構人士認為,2020年中國債券有吸引力的票息與資本利得收益將繼續吸引外資入場。
挖掘信用債機會
路博邁固定收益基金經理黃智海表示,目前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在全球負利率債券急增背景下,中國國債收益率具有優勢。中國國債與世界其他債券品種間相關性低,也是國際機構分散投資的重要選擇。外資機構從2018年開始就已成為境內利率債品種重要參與者。黃智海預計,除國債外,海外投資者會逐漸轉移到境內信用債投資機會的挖掘上。
目前,在岸市場方面,外資機構可通過QFII/RQFII、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通三種渠道投資中國債券。自2017年7月債券通開通以來,外資持有中國債券市場債券量上升。債券通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外資通過上述三個渠道持有債券總額從2017年7月底的8824億元增至2020年1月底的22023億元,創歷史新高。
離岸市場方面,中國公司在海外發行的中資美元債越來越吸引海外投資者注意。通過債券市場配置中國,成為越來越多全球投資者的選擇。
無論是在岸市場還是離岸市場,中國債券吸引力逐步增加。瑞銀資管亞太區固定收益投資主管HaydenBriscoe表示,債券投資者越來越難以回避中國,既然遲早都要配置,那么宜早不宜遲。
在低利率、負利率成為常態的背景下,中國公司債券也成為不少國際債券投資人的重要收益來源。黃智海舉例說,亞洲信用債指數2019年獲11%左右的回報。對很多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來說,中國公司在海外發行的中資美元債對收益貢獻顯著。與新興市場的其它國家債券相比,2020年中資高收益級美元債在收益率水平和流動性方面,具有明顯吸引力。
加倉中國債券
2020年以來,外資已開始加倉中國債券。債券通有限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總額增加147億元。
歐洲資產管理機構Pictet資管大中華區債務投資主管CaryYeung表示,已在農歷新年前加倉中國債券。中國同等期限的國債比美國的收益率高100個基點以上,而德國、日本同等期限的國債收益率是負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會對債券市場形成支撐。
瑞銀資管亞太固定收益主管HaydenBriscoe近期重申看好中國債券市場的態度。2019年,全球負利率資產規模激增。HaydenBriscoe表示,中國國債已成新的避險天堂。雖受疫情影響,但依然看好中國債券。
摩根資管駐香港基金經理JulioCallegari表示,繼續對中國債券市場走勢持樂觀態度。
黃智海認為,部分離岸市場債券也顯現出吸引力。例如,中資美元債方面,在疫情發生后,地產和城投債所受影響相對較輕,目前迎來配置機遇。房地產銷售主要集中在每年四季度,上半年銷售額占比一般只有全年的1/3左右。開發商成本端方面,只有購地款尾款較為剛性,其他成本如建安、新增土儲等都可適當推遲。
離岸市場中國債券方面,高騰國際固定收益董事總經理朱惠萍說,從基本面看,多數公司不會長期受疫情影響。當下外圍市場不確定性較高,投資者在構建組合時應堅持平衡和多元化投資組合。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