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至今,A股市場寬幅震蕩,兩次跌破2700點,又兩次重回3000點以上。劇烈震蕩的行情之下,險資作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在這樣的行情下是如何操作的呢?“金融1號院”進行了采訪和梳理,以饗粉絲。
觀點:大跌釋放風險把握買入機會
目前,國內新冠疫情抗擊工作尚未取得最終勝利,國外又呈蔓延之勢;A股市場春節之后兩次跌破2700點,兩次重回3000點,截至3月27日收盤的最新指數為2772.20點。
新冠疫情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巨大沖擊,震蕩加劇,同時,全球利率也呈直線下降之勢。對這樣的局勢,險資怎么看?
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新華保險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表示,疫情和資本市場的波動對投資者產生心理上的以及實質性的影響。不過,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市場大幅下跌,風險得到了很好的釋放,正是逐步建倉的機會。
中國人壽也持相似觀點。在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表示,目前市場大幅波動,反而會帶來長期買點。
“無論市場怎么變,對于我們這樣的上游機構投資者而言始終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第二是資產負債的有效匹配。在這兩個框架下,圍繞我們長期的戰略配置,以更靈活的戰術配置來解決短期的問題,并且著眼長遠。”張滌表示。
同時,在近日舉行的太保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太保集團擬任總裁傅帆表示,這次行情的波動為長期投資者和價值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介入機會,公司在堅持戰略資產配置牽引的前提下,也會加大戰術資產配置的靈活度,及時把握一些錯殺的機會,做一些長線布局。
行動:加倉舉牌買不停
行動勝于言語。
險資不光是表達看好大跌之后的機會,而且已經采取了實際行動,或加倉,或舉牌,加大權益投資比重。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開披露的情況來看,今年年初以來,已經有8起險資舉牌案例。同時,“金融1號院”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險資持股沒有達到舉牌線,因此沒有進行公告,但近期整體來看,險資的主流動作是尋找機會買入、加倉。當然,在大幅波動的行情下,險資也會根據市場行情進行一些波段操作,把握階段性機會。
具體來看,今年年初至今的險資舉牌案例包括太平人壽舉牌大悅城、華泰資產舉牌國創高新、中國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中國太保集團及旗下4家子公司攜手舉牌贛鋒鋰業H股、中國人壽舉牌中廣核電力H股、太保壽險舉牌錦江資本、太平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以及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國光大控股。
由此可見,在險資舉牌行動中,6起舉牌是針對香港上市公司股票,2起是針對A股上市公司股票。對此,險資也有自己的判斷。“市場大幅下跌,風險得到釋放,香港上市的銀行、保險等金融資產具有很大投資價值,這些機構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且分紅率高達6%以上,非常具有投資價值。”李全表示。
從險資舉牌的具體股票來看,農業銀行H股同時被中國人壽和太平人壽選中并舉牌。其也同時具備被險資看中的幾大特點:是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大型金融機構,是分紅率較高的銀行股,也是AH股溢價率較高的股票。截至3月27日收盤,農業銀行A股收盤價為3.39元/股;H股收盤價為2.99港幣,AH溢價率為28.84%。
除了看中價值洼地港股市場外,險資在權益投資市場上還有怎樣的策略?對此,張滌表示,在權益投資上,中國人壽明確了“核心+衛星”的策略,持續積累核心的資產,構建高股息的組合,降低組合的波動性,積累一些長期的核心的優質資產。
同時,對于中國平安的股票投資,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表示,一是進行集中投資,二是投資低估值、高分紅的股票,行業龍頭,有盈利性的,此外,也在尋找新型不動產的投資機會。
趨勢:提高權益資產比重
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險資投資未來將呈現怎樣的趨勢?業內人士在接受“金融1號院”采訪時表示,險資有望繼續提高權益資產比重。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突破18萬億元,受益于股票市場表現向好,實現投資收益8824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4.94%,較2018年高出0.61個百分點。
整體看,2019年保險機構對大類資產的調整策略有三方面,一是減少收益率較低的銀行存款類資產;二是增加股票配置,抓住了上半年快速上漲的行情;三是增加長期股權投資,增加對優質公司股權的投資,并長期持有,以此獲得超越平均的收益。
以新華保險為例,2019年,其定期存款同比下降了1.0%,股權型金融資產同比增加了35.2%;長期股權投資同比增加了2.6%。
在3月22日舉行的國新辦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有關情況的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下一步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保險公司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超過30%上限。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低利率水平下優質資產稀缺,無風險利率下降,險資把握市場機會及時建倉,權益投資占比有望逐步提升。目前,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的權益投資比例遠遠沒達到30%上限,投資限制放松,將有助于險資提高大類資產配置的靈活度。
周亮還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也會積極支持保險公司遵循市場化的原則,依法合規地開展投資運作,支持保險公司開展長期穩健的價值投資,同時還會深化保險資金的市場化改革,在審慎監管的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自主權。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