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月26日消息,周三上午盤,A股高開高后震蕩拉升。午前小幅回落,創業板指數一度漲超1%;截止午盤,上證指數漲0.5%報3362.63點;深證成指漲0.24%報10880.35點;創業板指漲0.26%報2246.43點;滬深300漲0.13%,報3930.61點;科創50漲1.28%,報1117.06點;北證50漲2.19%,報1357.29點。滬深京三市合計成交額11763.99億元,全市場上漲個股超3800只。
資金方面,大盤主力資金凈流出-98.79億元。汽車零部件主力資金凈流入30.10億元居首,其次是通用設備(23.54億元)、電子元件(8.51億元)、專用設備(5.88億元)、塑料制品(5.82億元)。軟件開發主力資金凈流出-25.34億元居首,其次是互聯網服務(-22.80億元)、通信設備(-18.02億元)、光學光電子(-15.98億元)、計算機設備(-12.48億元)。
題材方面,諧波減速器、變頻器、空氣懸架、減速器、沖壓模具、同步磁阻電機、絲杠、RV減速器、ATM機具、行星減速器等漲幅居前。水痘疫苗、海底數據中心、分子診斷(PCR方向)、宮頸癌疫苗、高壓直流輸電HVDC、電子病歷、猴痘、母嬰零售、電極箔、汽車連接器等跌幅居前。
機器人、鋼鐵、房地產、光伏等方向漲幅居前,滬深京三市上漲個股近4300只。
熱門板塊
機器人板塊強勢
機器人概念股延續強勢,五洲新春、漢宇集團、中大力德、浙江榮泰、巨輪智能等再創歷史新高,寶通科技、達意隆、景興紙業、聯誠精密等多股漲停。
點評:消息面上,宇樹科技更新一則視頻,標題為“功夫BOT:宇樹G1”,并表示“算法繼續升級,任意動作任意學”。視頻中,G1機器人完成了連續武打動作并保持平衡。國信證券指出,當前人形機器人仍處于從0到1的階段,2025年或為量產元年,長期方向確定、空間廣闊。
地產板塊走強
房地產板塊震蕩走強,光大嘉寶、皇庭國際雙雙漲停,大名城、中交地產、格力地產、金地集團、保利發展等跟漲。
點評:華泰證券表示,隨著房地產行業調整和筑底,以及房企股權融資、并購等政策方面的松綁,新一輪更為深化的轉型浪潮可能正在孕育。
光伏板塊拉升
新能源賽道股反彈,光伏、固態電池等方向領漲,美利云等漲停,福斯特、晶科能源、中信博、艾能聚、海優新材、天合光能等拉升。
點評:消息面上,近日,光伏組件主要品牌單瓦價格上漲了2至5分錢。有頭部組件廠人士表示,公司近期確有調價;在新政搶裝機因素影響下,公司近期組件排產有提高。
機構觀點
華金證券:春季行情進行中,成長風格短期可能難改變
華金證券指出,當前來看,外部事件偏積極、流動性寬松,成長風格短期可能難改變。(1)短期外部事件偏積極。一是國內政策寬松短期大概率延續。二是外部風險可能進一步下降:首先,俄烏沖突等風險可能大幅下降;其次,海外對國內寬松的掣肘下降。三是科技產業趨勢不斷上升。(2)基本面延續弱修復:一是節后地產銷售絕對數值依然維持相對低位;二是企業盈利繼續處于低位回升的趨勢中。(3)國內流動性短期可能維持寬松。一是短期依然可能降準。二是一季度是傳統的信貸高峰季。
浙商證券:預計本輪春季攻勢將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浙商證券指出,展望后市,預計本輪春季攻勢大盤將延著“科技領漲-回踩夯實-全面反彈”的路徑,進一步向縱深發展。當然,部分超漲行業、板塊、個券仍要注意可能出現的雙向波動。行業板塊方面,建議對部分超漲的科技板塊做出一定調整,在板塊內部尋找標的進行“高切低”,或者切換部分倉位至前期漲幅落后的大金融板塊,既可參與補漲,又可適當平滑凈值曲線。此外,對于過去幾年持續下跌的醫藥板塊,可關注其中跌幅較大、基本面企穩、股東增持的個股。
光大證券:靜待消化獲利盤,市場有望重回升勢
光大證券指出,近期港股和A股部分板塊個股的累計漲幅也較大,部分獲利盤了結,也是導致市場調整的原因之一。展望后市,市場主要是少部分的高位票帶頭調整,整體的情緒并不算很低;同時,指數震蕩向上的趨勢也沒有走壞。接下來,在消化掉海外因素的擾動以及自身的獲利盤之后,市場有望重回升勢。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11:12 | 九豐能源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8.9... |
11:12 | 多元化布局推動業務持續發展 偉明... |
11:12 | 第五屆消博會落幕 規模創歷屆新高 |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