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首場新聞發布會在海南博鰲舉行。會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介紹了今年年會的有關安排并正式發布《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4年度報告》和《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4年度報告——邁向零碳電力時代推動亞洲綠色發展》兩份報告。
當前,全球面臨的難題紛繁復雜,疲軟的經濟增長、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頻發的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日益緊迫的全球治理需求等都對世界發展和安全帶來了諸多挑戰,對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鑒于此,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為“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
亞洲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亞洲區域合作的凝聚力為全球發展帶來了暖意,各方對強化區域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充滿信心。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關鍵支撐,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議話題。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從而大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潘功勝從全球、區域、雙邊和國別的角度,對加強亞洲金融安全網提出諸多看法。他表示,從全球層面,應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改革,更好發揮IMF作為全球金融安全網核心的作用。從區域層面,穩步提高清邁倡議有效性,進一步體現本地區特色。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拉開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序幕,2024年初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再一次引發全球熱議,從大語言模型到多模態模型,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AI)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它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近兩年,AI技術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大語言模型是尤為火爆的研究方向,這一賽道誕生了ChatGPT、Sora等引起科技領域轟動的生成式AI應用,并且加速中國部分AI企業對大語言模型的投入和研究。
如何實現能源低碳轉型一直是全球熱議話題。但由于各國資源稟賦、基礎設施、經濟發展階段及綠色低碳轉型路徑目標不一樣,為轉型帶來了諸多挑戰。
“全球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不一樣,也使得能源低碳轉型的進度不一樣。”國際能源轉型學會會長、國際能源論壇第四任秘書長孫賢勝表示,轉型進度取決于五方面因素,一是自身的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基礎設施和經濟水平;二是能源轉型的目標和路徑;三是能源轉型創新技術水平和人才隊伍水平;四是投資能力;五是外部環境與國際合作情況。
“我們看到,中國對創新和技術的投入正在不斷加大,以創新為核心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支撐和帶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也將為全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一直以來,博鰲亞洲論壇都是為亞洲和世界發展匯聚正能量的重要平臺。相信通過在本屆論壇上的充分交流,能夠就如何共迎挑戰、共擔責任、共拓機遇達成更多共識,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的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白德利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
3月29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介紹了今年年會的成果。
3月29日下午,李保東表示,今年年會通過綠色搭建、綠色用品、綠色交通、綠色互動、藍碳抵消等多種方式促進節能減排。經過初步核算,本屆年會實現了碳中和辦會目標。
李保東強調,年會取得重要積極成果,發出了“團結合作、共促發展”這一代表亞洲的重要呼聲,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
本期策劃:孫倩 編輯:王江浩 郵箱:364583955@qq.com
證券日報?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