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當國家電網向民間資本開放新能源車充電樁市場后,充電樁產業一時間人滿為患。盡管充滿創造力的民營資本為充電樁行業添置了“眾籌建樁”、“共享電樁”等概念,但這依然沒有改變建樁的高投入成本、私人用樁率低及共享觀念淡薄這一事實。 近日記者專程走訪北京多處公共充電站后發現,目前各大充電樁運營平臺提供的電樁經常存在被占用或設備故障的情況。運營商之間各自為戰的的態勢也讓彼此之間的數據難以共通,包括充電、付款等互聯互通功能大多無法實現。總體來看,充電樁行業作為近年興起的產業,存在巨大發展潛力,同時行業自身問題也頗為突出與致命,未來的路還很長,機遇與挑戰并存。
近日,全國多地開始啟用新能源汽車專屬綠牌,不僅讓新能源汽車有了“身份名片”,也將利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上海市質監局近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公眾普遍認為公共充電樁少……[詳細]
【相關】:北京近半充電樁遭燃油車占位
武漢日前印發《武漢市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2017-2022年)》,期望通過六大工程形成具有示范效應的武漢版低碳生活生產模式。據悉,《計劃》以天然氣、電力替換煤炭消費……[詳細]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天津市日前發布了《天津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辦法提出,按照“自(專)用為主……[詳細]
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目前北京市已經累計建成11.26萬個充電樁,在六環范圍內基本達到了5公里的充電服務半徑,實現了“5公里充電圈”……[詳細]
【相關】:北京公共充電樁完成新國標升級 1.2萬個
最近,上海市的一些小區里出現了可以共享的充電樁。與平日里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不同,一批私人充電樁搖身一變,只要繳付實惠的價格,其他車輛也能在車位上實時充電……[詳細]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持續向上的景氣周期受到普遍認可的背景下,以充電樁為代表的細分領域投資機會再度凸顯。值得一提的是,充電樁規模正在快速擴大,廣州、北京、成都、合肥等多地積極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其中,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意見》,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圍繞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形成全市平原地區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的充電網絡;建立較為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制度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詳細]
本期責編:李正 郵箱:724075951@qq.com
Copyright ? 2018 中國資本證券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