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 大手筆分紅積極回報投資者
隨著年報披露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亮出自己的分紅預案,大手筆分紅頻頻出現。
隨著現金分紅機制不斷完善,深市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意愿及能力不斷提升,通過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成為市場參與...>>詳情
已有18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拋出分紅計劃
年報季來臨。截至3月21日,已有1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報,18家實現盈利,盈利公司均計劃現金分紅,擬派現共計7.54億元...>>詳情
近3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度分紅預案
在“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下,A股常態化分紅機制正進一步健全。隨著上市公司2023年成績單陸續發布,大手筆“闊氣”分紅頻現。
截至3月24日記者發稿,A股共有29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分紅預案。一些經營穩健的行業龍頭積極打頭陣,先后拋出巨額分紅方案。
去年以來,監管多次針對上市公司分紅出臺相應政策。今年3月份,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提出加強現金分紅監管,增強投資者回報;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積極、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明確投資者預期...>>詳情
推進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是資本市場成熟的表現
分紅是廣大投資者最關注的財報信息之一。
通常來說,衡量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指標主要有三個,一是現金分紅金額,二是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三是現金分紅的年度增長率。從前兩個指標來看,自然是多多益善。分紅年度增長率則不一定越高越好,而是越穩定越好。尤其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穩定增長的現金分紅更為重要。目前,監管提出推動一年多次分紅,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增強分紅資金到賬的均衡性,從而便利投資者對分紅資金的使用...>>詳情
嚴查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 政策效果漸顯
自3月15日中國證監會發文明確表示,將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以來,新政威力漸顯。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3月27日,在已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的14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或因存在“清倉式”分紅情況受到監管關注,涉及首發募集資金合計達41.8億元。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擬上市企業“清倉式”分紅,之后再募資償債補流,往往存在通過利潤轉移以確保原有大股東獲取最大利益或緩解自身資金壓力的嫌疑...>>詳情
本期策劃 編輯:黃力 郵箱:130380320@qq.com
證券日報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