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并鼓勵創新藥進口,順應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此外,4月11日,李克強總理考察上海華山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時表示,用“互聯網+醫療”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群眾,推動“互聯網+醫療”建設,利好醫療信息化和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中泰證券認為,在政策和需求驅動下醫療信息化建設仍處于景氣上升期,未來幾年在醫院端電子病歷、移動醫療、遠程醫療、醫學影像等系統的部署將成為行業主要增長點,預計行業將保持在15%-20%左右的增速;同時我國各地市區域醫療信息化平臺招投標正在快速展開,預計未來幾年公共衛生信息化將保持在20%-30%的高速增長。此次利好政策的推出會給“互聯網+醫療”產業帶來哪些影響,有哪些產業內公司正在發力布局,資本市場對此會做出怎樣的動作,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互聯網+醫療健康”迎政策紅利 基層市場多種形態大有可為
從2015年到2017年診所投資進入高潮,大批互聯網醫療公司也開始布局線下,不過之前一股腦狂熱的時候出現很多問題。
Dr.2偶然在前幾天看到了一家民營診所的業務報告和財務報告,整體還是大吃一驚,診所相對來說還真是一個挺差的生意……[詳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并鼓勵創新藥進口,順應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部署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為農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可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讓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眾能分享優質醫療資源。會議確定,一是加快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詳細]
為減輕廣大患者特別是癌癥患者藥費負擔并有更多用藥選擇,會議決定,一是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較大幅度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負。二是抓緊研究綜合措施,采取政府集中采購、將進口創新藥特別是急需的抗癌藥及時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等方式……[詳細]
加快進口藥上市審批進程也意義重大。多位醫藥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以前國外創新藥進入中國市場需要經過較長的審批時間,有的新藥產品在國外上市7、8年后才被正式引進國內市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患者享受最先進的藥物治療。"有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6年期間,發達國家有433種創新藥上市……[詳細]
“互聯網+醫療”是以互聯網為依托,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與傳統醫療業務交叉結合并進行創新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醫療模式。這種模式能突破傳統醫療資源在時間、地點等方面的束縛,更具有開放性和便捷性,應用得當可使醫療資源配置和利用更充分,就醫方式和途徑更多樣,就醫流程和機制更便捷,診療咨詢和處置更及時,就醫需求和服務更針對……[詳細]
互聯網醫療發展進入第七個年頭,市場規模早已突破200億大關。從最初爭奪流量的互聯網打法,到逐漸回歸醫療本質,向促進醫療服務改善方向前進,互聯網+醫療正在日漸成熟。2018年,針對中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痛點”,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從“賦能基層”中嗅出發展機遇,轉向走基層路線。但如何賦能基層,更加清晰地理順其中的商業模式,仍有待觀察……[詳細]
"互聯網+醫療"產業厚積薄發 哪些企業早已悄然布局
自從今年1月底,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集團已經提交了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醫生”的上市主體)于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的申請,互聯網醫療的諸多領頭企業都踏上沖刺IPO的跑道。
與平安好醫生一樣,同樣是互聯網醫療第一梯隊的成員,微醫在2017年末還對上市計劃緘口不談,最近也公開宣稱正在進行5億美元的pre-IPO融資。其首席戰略官(SCO)陳弘哲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微醫目前融資進行得非常順利,如果不出差錯,計劃于今年年底赴港上市。
3月28日,“健康160”平臺的運營公司寧遠科技宣布擬從新三板摘牌,其董事長羅寧政稱明年將啟動IPO。上述互聯網醫療領頭企業為何都在此時選擇上市?他們的上市之路有何不同?上市前景又會怎樣。“健康160”原名“就醫160”,是一個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導醫咨詢、互聯網支付、……[詳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會議指出,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可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讓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眾能分享優質醫療資源。會議確定,一是加快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允許醫療機構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等互聯網醫療服務。二是推進遠程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推動東部優質醫療資源對接中西部需求。支持高速寬帶網絡覆蓋城鄉醫療機構,建立互聯網專線保障遠程醫療需要。三是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與藥品零售信息共享。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一站式"結算。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加快信息互通共享,強化醫療質量監管和信息安全防護……[詳細]
【相關閱讀】:出資767萬控股虧損子公司 朗瑪信息繼續押注互聯網醫療
“互聯網+醫療”迎利好 資本市場率先起舞
早盤醫療板塊呈現市場活躍,盤中樂心醫療、振德醫療、萬東醫療相繼漲停,貝瑞基因、陽普醫療、和佳股份、九安醫療等個股盤中上漲3%以上,寶萊特、金域醫學、迪安診斷、大博醫療等個股盤中上漲2%,盤中醫療板塊呈現全線活躍。
【消息面】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提出,通過發展“互聯網+醫療”、醫聯體等,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4月11日,李克強總理考察上海華山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時表示,今年中央財政要對中西部等貧困地區加大硬件投入,電信企業要優先提速遠程醫療,用“互聯網+醫療”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群眾。推動“互聯網+醫療”建設,利好醫療信息化和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詳細]
早在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就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預計,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出臺,以預防、保健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到2030年總規模有望達到16億元。這將對我國改善民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揮重要作用。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相關上市公司也有望從中受益……[詳細]
如果說,兩年前地方一紙禁令要求“醫院清理與互聯網公司的掛號行為”使“互聯網+醫療”公司遭遇重創,那么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李總理對“互聯網+醫療”的點贊,或許又讓轉型升級且羽翼漸豐的該行業迎來全新契機。 2018年3月5日,李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進程……[詳細]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4月份以來,醫藥生物板塊市場表現突出,板塊整體累計漲幅達到1.55%,僅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醫藥生物板塊再度逆市走強,整體漲幅位居板塊漲幅榜前列。
具體來看,4月份以來,164只醫藥生物股期間實現上漲,有31只成份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過10%,其中,覽海投資、雙成藥業、盤龍藥業、九典制藥、正海生物、山河藥輔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
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130只醫藥生物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占比近五成。其中,陽普醫療、攬海投資等2只個股強勢漲停,智飛生物、開立醫療、誠意藥業、尚榮醫療、長生生物、東富龍、片仔癀、潤達醫療、千金藥業、歐普康視等個股漲幅均在5%以上。
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詳細]
“互聯網+醫療”步入深水區 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性
隨著我國國民消費的轉型升級,發展大健康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已達3.2萬億元。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醫療健康行業投資分析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高達8萬億元。無怪乎馬云要說,未來首富一定會出在醫療大健康行業。那么,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醫療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具體哪些領域是突破的重點?對商業模式創新又……[詳細]
潮頭過后,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顯露出走向“深水區”的跡象。先是在資本推動下吸引眼球,隨后在政策、技術等多方驅動下迎來市場機遇,互聯網醫療在過去4年中一度炙手可熱。不過,在經過一波“野蠻生長”和“燒錢大戰”后,從2017年開始,互聯網醫療行業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詳細]
本期編輯: 李正 7240759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