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進一步優化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環境 暢通“募、投、管、退”各環節
7月9日《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對外發布,2023年9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私募投資基金行業首部行政法規。
私募基金行業首部行政法規亮相 夯實行業發展法治基礎
我國私募基金行業取得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如今,行業迎來了首部行政法規,必將對強化私募基金行業監管、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逾5000份降費公告發布 多家頭部公募基金展開實質性行動
7月8日,包括嘉實基金、銀華基金、華夏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和廣發基金等多家頭部公募基金相繼發布了關于對旗下部分產品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下調公告。
?Wind統計顯示,自7月8日以來,截至記者發稿,多家頭部公募基金關于基金合同、托管協議、招募說明書(更新)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的降費公告數量已超過5000份。可以看到,基金公司在為滿足廣大理財需求、降低理財成本、并讓利投資者等方面展開了實質性行動。
對于此次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公募基金普遍給予積極評價。他們認為,無論是從投資者角度或是行業發展來看,都將產生更加積極影響。
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可謂“一箭多雕”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證監會公布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等六個方面。
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與近些年來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取得的飛速發展密不可分。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23年5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3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7.77萬億元。
但是,在此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等現象,引發投資者的詬病和質疑。所以,必須建立與行業相適應的費率機制,以解決這類問題。
本期策劃 上官夢露 編輯 王江浩 郵箱:364583955@qq.com
證券日報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