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中國的自貿區建設已經走到了第五個年頭,在一批又一批的自貿區里,各自都積攢了一些發展經驗,截至目前,國務院和各部門已向全國或特定區域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153項。在密集推廣和復制這些經驗的節點,更應該回到一個核心問題上———自貿區的本質何在?自貿區即自由貿易區,是從以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自由貿易的自由貿易港演化而來的,也是全球化的產物。自貿區的精神,就是自由、開放和創新,而這些精神的具象化體現,則是制度創新。
整裝再出發 粵津閩自貿區開啟2.0版
?昨日,國新辦舉行深化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及經驗復制推廣發布會。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會上表示,《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三個方案近日已由國務院正式印發。
方案指出,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要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等方面進一步挖掘改革潛力、破解改革難題。方案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改革關鍵環節,在多個領域深入開展改革探索。三省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根據自身特點,還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任務。
廣東自貿試驗區圍繞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提出了建設公正廉潔的法治環境.......[詳細]
廣東自貿試驗區的發展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息息相關,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歐陽衛民昨日在發布會上表示,《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立足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發展目標。
從制度創新舉措來看,歐陽衛民表示,廣東自貿試驗區要突破機制體制障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廣東自貿試驗區將充分發揮制度創新優勢,在CEPA框架下,率先對港澳服務業進一步開放,擴大港澳金融、會計、律師、建筑等專業服務范圍,引入香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將港澳的航線作為國內特殊航線來管理,不斷突破粵港澳深度合作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詳細]
天津自貿試驗區圍繞構筑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提出了創新要素市場配置機制、推動前沿新興技術孵化和完善服務協同發展機制等16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深化改革開放方案,是未來兩到三年進一步深化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是對原來的總體方案的繼承和發展。"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說,三年來,天津自貿區總體方案中有90項改革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按照深化改革方案,天津將擴大汽車、飛機、船舶維修等先進制造業領域和銀行、保險、金融服務業的開放,探索融資租賃企業稅前扣除政策,率先開展租賃產業配套的外匯制度創新,還要全力打造汽車平行進口全產業服務鏈,探索開展平行進口汽車標準符合性整改等。[詳細]
福建自貿試驗區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福建自貿試驗區圍繞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提出了打造高標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府服務標準化透明化和加強閩臺金融合作等21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福建省副省長鄭新聰說,截至目前,福建自貿試驗區已推出實施創新舉措310項。下一步,福建自貿區主要在電子信息、石油化工、金融、文化創意和健康養老等領域培育生成一批新項目、好項目。對臺先行先試是福建自貿試驗區獨有的特色,下一步將支持在自貿試驗區就業、生活的臺胞在醫療、融資、購房、住宿等方面享受大陸居民同等待遇;臺灣企業在科研經費申請等方面享受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等。[詳細]
亮點解讀
昨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访鞔_,上海等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結合各自功能定位和特色特點,全力推進制度創新實踐,形成了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此次復制推廣的改革事項共30項。截至目前,國務院和各部門已向全國或特定區域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153項。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改革事項27項,其中,服務業開放領域包括擴大內地與港澳合伙型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范圍、國際船舶運輸領域擴大開放等5項;投資管理領域包括一般納稅人登記網上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一企一證"改革等6項;貿易便利化領域包括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新模式、海運進境集裝箱空箱檢驗檢疫便利化措施、進境保稅金屬礦產品檢驗監管制度等9項;事中事后監管措施包括企業送達信息共享機制、邊檢服務掌上直通車等7項。在特定區域復制推廣改革事項3項........[詳細]
"此次三個方案有一些共同特點,也有其特殊性。"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桑百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它們的共同之處在于深化改革開放,抓具體落實,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簡化行政手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府服務,改善政府監管職能,放管服相結合等。
值得關注的是,在備受關注的金融業開放方面,三個方案均有涉及,結合地方特色提出金融開放與創新的新舉措,成為亮點。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唐文弘在會上透露:"我們正在推進修訂兩張負面清單,一個是全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另一個是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這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大家能夠看到成果。"[詳細]
"下一步,商務部作為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將會同有關部門和三省市人民政府,抓緊制定任務分工臺賬,做好組織實施。"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發布會上表示。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三個自貿區經過三年的探索,已經成為經驗輸出的"大戶"。接下來,三個自貿區將開始像上海自貿區那樣升級換代,尤其是在結合自己特色的"自選動作"上將有更多的探索、更深的推進。
桑百川指出,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對我們的挑戰是巨大的,中國只有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完善營商環境,更快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才能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培育對外經濟貿易的新優勢,系統地化解我們所面對的各種經濟風險,破解一些改革開放過程中的難題......[詳細]
廣東、天津、福建等三地自貿試驗區是中國第二批自貿試驗區,獲批距今已有三年時間了。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備受關注。上述三地自貿試驗區肩負著什么樣的歷史使命、獲得了怎樣的進展?
在商務部網站"自由貿易試驗區專欄"項下,已經公開了123條經驗。任鴻斌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各自貿試驗區深入探索、大膽嘗試,此前已形成123項可復制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分批次向全國推廣移植。
值得注意的是,遼寧等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雖然設立時間只有一年,但此次復制推廣的30條改革經驗當中,上述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占了17條,達到一半以上。如遼寧自貿試驗區圍繞建設東北亞國家航運中心開展創新試點,復制推廣了"保稅混礦監管創新"模式;浙江自貿試驗區圍繞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自由化和貿易便利化進行探索,復制推廣了"保稅燃料油企業信用監管新模式"等5項保稅燃料油......[詳細]
自貿區的本質何在?
在密集推廣和復制這些經驗的節點,更應該回到一個核心問題上———自貿區的本質何在?自貿區即自由貿易區,是從以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自由貿易的自由貿易港演化而來的,也是全球化的產物。自貿區的精神,就是自由、開放和創新,而這些精神的具象化體現,則是制度創新。實際上,自貿區本身就是一種制度創新,也只有堅持制度創新,才能讓自貿區真正發揮作用、得以發展。國家對自貿試驗區的根本要求就包含了"加強制度創新和改革系統集成,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更是強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
自貿區自誕生以來,就和特區不是同一套發展理念。特區是以資源傾斜和政策優惠獲得發展的先發優勢,而自貿區是以制度創新激發改革、深化改革,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因此,從自貿區建立以來,其原則就是"要改革不要政策",以自貿區的名義討要優惠政策的套路都是違反自貿區精神的.......[詳細]
簡單說就是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目前,我國已經正式運行11個自貿試驗區,共同形成了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與此同時,11個自貿試驗區已經向全國或特定區域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153項,實現了更多的改革創新成果在更大范圍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標和效果。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建立自貿試驗區,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戰略舉措。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有新作為、新成果。相信又要踏上新征程的廣東、天津、福建3個自貿區,仍將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力爭在服務國家戰略、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創新試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持續釋放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紅利,為全國帶來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高潮。[詳細]
概念股爆發
三大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出爐 廣東自貿區逾八成公司業績增長
受政策面利好帶動,昨日廣東自貿區概念股整體表現出色,其中,珠海港漲幅居前,昨日上漲4.13%,此外,華發股份、廣弘控股、嶺南控股、格力地產、世榮兆業等個股昨日也均實現逆市上漲。資金流向方面,昨日板塊內共有5只個股受到大單資金的逆市追捧,其中,珠海港(4256.76萬元)、華發股份(3406.50萬元)、格力地產(1683.21萬元)等個股昨日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過1000萬元,而世紀星源、嶺南控股等個股昨日也均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
業績方面,在兩市12家廣東自貿區相關上市公司中,10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均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逾八成。其中,世榮兆業、人人樂、世紀星源、廣州發展等公司報告期內業績均實現同比翻番,此外,華發股份、珠海港、東江環保、嶺南控股、廣弘控股等公司今年一季度也均實現10%以上業績增長。
受此推動,昨日兩市10只天津自貿區概念股中,有6只個股均實現逆市上漲,它們分別為:中儲股份、天津港、海泰發展、津濱發展、賽象科技、天?;?,其中,天津松江、津濱發展等2只個股昨日均獲得場內主力資金的青睞,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業績方面,兩市13家天津自貿區相關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業績出現了較大分化,其中5家公司一季報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海泰發展、濱海能源等2家公司報告期內業績實現同比翻番,此外,渤海金控、天?;?、天津磁卡等3家公司業績也均實現20%以上的增長。
個股方面,近30日內,渤海金控、天津港、中儲股份等3只個股均受到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3只個股中,中儲股份今年一季度獲得社?;鹦逻M持有,截至一季度末,持股數量為810.84萬股,對于該股,華泰證券表示,公司一季度業績同比下滑符合預期,主要原因是公司中儲智運無車承運人項目處于培育期,維持"增持"評級。
市場表現方面,昨日兩市11只福建自貿區概念股中,有6只個股實現逆市上漲,占比超過半數。其中,三木集團、廈門港務2只個股漲幅居前,均超過3%,此外,廈門空港、廈門國貿、平潭發展、福建高速等個股昨日也均實現逆市上漲。
業績方面,今年一季度,兩市福建自貿區相關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表現出色,共有8家公司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七成。其中,福建水泥、三木集團、漳州發展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業績實現同比翻番,此外,廈門象嶼、平潭發展、建發股份、廈門國貿等4家公司業績也均實現20%以上的增長。個股方面,近30日內,建發股份、廈門象嶼、廈門國貿、廈門空港、福建高速等5只個股均受到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建發股份的投資機會獲得5家機構聯袂看好,國泰君安證券表示,2018年公司房地產結算收入進入高增長階段,將推動業績高增長,并已在一季度開始兌現。預計2018年-202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49元、1.82元、2.15元,根據分部估值法測算,公司市值被低估50%左右,維持目標價16.77元,給予"增持"評級。
本期編輯:張明富 才山丹 6274258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