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規范債券市場交易業務的重磅文件亮相。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1月4日下發了《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302號,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機構、產品、交易結構三個維度約束了機構參與債券市場的行為,對市場參與者參與債券市場交易、回購業務等作出進一步規范,對回購業務額度上限也作了具體的規定。同時,為了讓市場各類參與主體平穩過渡,《通知》給出各家機構1年的整改期,充分考慮了市場沖擊。《通知》稱,《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參與者應嚴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對內控制度等進行自查整改,一年內未完成整改的,不得新開展各類債券交易。此次債市監管通知的下發,會對債市造成怎樣的沖擊,各方參與機構又是如何分析的,讓我們往下看。
監管連續重拳整頓債市 規范業務控制杠桿
周四,一行三會發布《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302號文),就債券交易業務做出相應規范。此次《通知》中提及的要點主要有: 要點1:限制代持 《通知》提到,參與者應該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按照規定簽訂交易合同及相關主協議。其中,開展債券回購交易的應簽訂回購主協議,開展債券遠期交易的應簽訂衍生品主協議等。嚴禁通過任何形式的“抽屜協議”或通過變相交易、組合交易等方式規避內控及監管要求……[詳細]
近年來,隨著我國債券市場不斷發展,一些不規范的交易行為也隨之浮出水面。在此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于1月5日聯合下發《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302號文”),對機構參與債券市場的規范性、債券代持業務、債券杠桿率水平、監管分工、過渡期安排等內容進行了明確。
“302號文是繼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出臺后,又一份‘一行三會’聯合發布的監管文件。”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看來,該文件出臺有兩大背景:一是2016年12月份國海證券“蘿卜章”事件的發生,凸顯了債券代持業務的風險性和金融機構內控建設的薄弱性,對此監管層一直有意要進行規范。二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重點強調要防范金融風險。債券杠桿是金融杠桿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此次新規的發布,也是金融去杠桿政策的延續……[詳細]
“《通知》的影響集中在回購限制、‘代持業務’等幾個方面。”鵬揚基金固定收益總監王華對本報記者表示。
根據各類債券市場參與者的特征,《通知》分別確定了各自的資金融入融出規模的限額。根據《通知》第九條,債券市場參與者應按照審慎展業原則,嚴格遵守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監管部門制定的流動性、杠桿率等風險監管指標要求,并合理控制債券交易杠桿比率。
出現以下情形,參與者應及時向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報告。如存款類金融機構自營債券正回購資金余額或逆回購資金余額超過其上季度末凈資產80%的。其他金融機構,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債券正回購資金余額或逆回購資金……[詳細]
不僅股權市場感受到強烈的監管收緊信號,交易所債券市場也處于從嚴監管的環境。在交易所持續強化一線監管下,監管層連續多年對存在較大問題的發行人進行專項現場檢查,規范發行人募資行為,保護了債券持有人的合法權益,有效防范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和債券違約風險。
自2015年公司債新政以來,交易所債券市場發展迅速。一方面監管層簡化發行審核流程,取消公司債券公開發行的保薦制和發審委制度,將原來限于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境內股份有限公司、證券公司的發行范圍擴大至所有公司制法人,市場化的制度改革提升了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的快速擴容導致了部分發行人以及托管人對募集資金的使用存在很多不規范之處,打亂了市場的運行秩序,為改變這一現狀,監管層“寬進嚴管”,在促進市場發展的同時加強監管。
市場參與各方都看到,交易所強化了對房地產和過剩產能行業債券發行人的監管,采取有針對性的問詢和監管措施,要求發行人披露募集資金使用的詳細情況、財務和資產情況……[詳細]
發生在2016年末的國海證券假章門事件給債市帶去的巨大信任裂痕,至今仍令市場心悸,事件也暴露出債券代持這一領域的監管空白。北京商報記者1月4日獲悉,一行三會于日前發布《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302號)》(以下簡稱“302號文”)整頓亂象。根據302號文的條款來看,流動性、杠桿率、風險監管等指標將作為今后監管和處罰的重要依據,嚴禁線下交易,控制杠桿率,并要求全程留痕控風險。業內人士認為,302號文是對國海證券債券代持事件做出的強力補丁。
302號文共包含13項內容,主要包括限制代持、控制債券交易杠桿比率等。具體來看,302號文要求,市場參與者應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審慎設置規模、授信、杠桿率、價格偏離等指標,實現債券交易業務全程留痕。對金融機構回購和逆回購余額設置的一個限額屬于全新的監管口徑……[詳細]
證監配套通知細化債券交易監管:
管理不得“團隊制” 扼住固收高薪沖動
據機構人士透露,上周多家基金公司已經收到上海市證監局傳達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證券基金經營債券交易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2018年剛剛開始,債券市場迎來量身定制的重磅監管新規。1月5日,“一行三會”聯合下發《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302號)》,(以下簡稱“302號文”),從債券市場參與者行為、交易機制,以及加杠桿規模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規范。
隨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機構獲悉,中國證監會就“302號文”特別發布了配套文件。
截至發稿,官方渠道并未公開這份更嚴格的“證監89號文”。“《通知》內容與89號文是一樣的,由此看,證監會層面的規定或是通過各地證監局直線發布。”1月8日,有基金人士表示……[詳細]
監管新規沖擊債市 短期影響或持續
盤整數日后,債券市場再現大跌。10日,國債期貨跳空低開,全線大幅收跌,現貨市場收益率上行明顯,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成交到5%,突破前期高點。市場人士指出,此次下跌再次確認,債市運行趨勢未改,增量利空仍容易造成收益率進一步上行。
1月10日,債券市場再現弱勢“本色”,早盤現券收益率即大幅上行,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170215首筆成交在4.94%,隨后一路上行至4.97%,經過一陣盤整,午后進一步上行至4.99%,臨近尾盤成交到5%,全天大幅上行6.5BP,并創下該券上市以來的成交利率新高。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25早盤首筆就成交在3.95%,隨后有所回落,尾盤成交在3.93%,仍較上一日上行約4BP。 業內認為,債市收益率再現快速上行,或受到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近期海外債市表現不佳,美債收益率連續上行……[詳細]
聞訊“一行三會”聯手規范債券交易,1月4日,債券市場開盤大跌,全天收益率上行明顯。當日銀行間市場上,早盤現券收益率大幅上行,隨后盤面一度回復平穩,但尾盤收益率重新走高。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170215早間從4.92%一路上行至4.945%,此后回到4.93%一線盤整,午后收益率沖上4.95%,尾盤略回落至4.94%,較上一日收盤價4.88%上行多達6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波動加大,活躍券170025尾盤成交在3.93%,上行2BP,早盤一度成交在3.94%,刷新過去三周成交利率高位……[詳細]
企業放棄或推遲發行債券的數量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債市“牛熊”的一面鏡子。今年在強監管下,債市情緒一直沒有松懈,持續調整間還不乏有幾段驚心動魄的大跌,企業債券發行成本被推高,推遲發行量也同步上升。據Wind最新統計,2017年我國債券市場發行取消或失敗的債券共有786只,規模達6296.2億元,期數和規模均遠超去年全年,再次刷新近年來我國債券取消發行的紀錄。業內人士預計……[詳細]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下文簡稱“302號文”),從不得出借債券賬戶、打擊通過債券代持加杠桿、合理控制債券交易杠桿比率等方面,對債券市場作出了新的明確規定。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詳細]
債市交易新規下發 券商、基金壓力明顯
在經歷長期低迷困局后,債市對開年系列監管文件“洗禮”帶來的利空影響形成免疫,首周債市情緒得到了進一步修復,然而從債券型基金發行情況來看,債市走熊帶來的陰霾似乎并沒有消散,債券型基金扎堆延期募集,即使擁有私募大佬坐陣的光環庇護,債券型基金產品仍難逃延募的命運,在此行情演繹下,今年債市熊途能否越過寒冬值得探究。
去年四季度,債市走出一輪單邊急跌行情,各期限收益率大幅上行,市場迎來深度調整。跨年之后,長債在一行三會聯合發布302號文的沖擊下繼續承壓,10年期國債、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4.0bp和9.9bp,收益率曲線快速陡峭化,三年以上期限中票需求不佳,收益率仍趨于上行,債券市場震蕩趨勢仍存,面向大眾的普通公募債基也陷入銷售冰點。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四季度以來……[詳細]
“代持的行為在國海事件之后,整體來說已經規范很多了,所以針對代持的規定,應該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北京某保險資管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除了提高代持成本外,302號文還通過對內控、系統、合規制度提出規范,并對前中后臺人員進行隔離,“也是堵代持的口子”。
1月4日晚間,央行在官網上公布了《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302號)》(下稱“302號文”)的文件。至此,之前被多番揣測的債券新規最終清晰落定。
“我覺得主要是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杜絕利益輸送,還有控制杠桿。”在論及302號文關鍵要點時,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保險和大的銀行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小,這輪主要影響的是券商,他們的杠桿用得比較高。還有一些給非銀出錢比較多的城商行,可能會引發信用債拋壓。”1月4日,北京一位保險……[詳細]
“302號文”影響深遠 看看機構怎么說
2018年以來,有關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同業存單、委外投資、銀行業經營等有關金融去杠桿的多項監管政策密集出臺,國內債券市場在經過此前逾一年的熊市表現及去年四季度的萎靡走勢之后,再度顯著走弱。近一周的低迷,一度引發部分投資者對于債券市場長時間下跌的擔憂。但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通脹等因素仍可能出現波動,但整體超預期走高或下滑的風險相對有限。與此同時,綜合2018年債券市場融資功能仍需保障……[詳細]
今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晚間會議通稿公布,華創債券認為,整體看對金融監管態度是堅定不移,嚴加執行,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寬松無望;金融防風險和加強金融監管將是未來三年三大攻堅戰之首,政府金融監管的決心和力度可見一斑。金融機構要做好金融監管長期趨嚴的準備,不可抱任何僥幸心理。 第一,貨幣政策寬松無望,金融監管警鐘長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的通稿中有以下問題值得關注……[詳細]
2018年開年,監管層開始重拳出擊整治債券市場。
近日,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302號)(下文簡稱“302號文”)已經下發。
從文件內容上看,“302號文”旨在整頓債市代持、高杠桿等亂象,嚴禁線下交易,控制杠桿率,要求全程留痕控風險。 “‘302號文’可以使得之前不透明的東西透明化……[詳細]
在防風險、去杠桿的背景下,針對債券市場交易的規范再加碼。 近日,“一行三會”下發了《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要求市場參與者合理控制自身債券交易杠桿比率,針對債券代持更作出了明確規定:對于約定由他人暫時持有但最終須返售或者為他人暫時持有但最終須由其購回的債券交易,應通過買斷式回購交易達成,按照相應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詳細]
回顧過去幾年,從國內到國外、從資本市場到實體經濟、從單一品類到大類資產,無一不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2015年股市遭遇股災;2016年樓市暴漲;2017年債市大幅調整,大類資產的輪番大幅漲跌,導致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為防止由此帶來的系統性風險,2017年各項金融監管措施密集出臺,不論是靴子落地,還是監管長效機制的開啟,未來陸續出臺的各項監管細則,都會對金融業以及資產配置產生深遠影響……[詳細]
近日,央行聯合三會發布了《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央行302號文)。金融穩定委員會成立后,監管協調性明顯增強,302號文是繼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以后又一份一行三會聯合發布的監管文件。對此,我們解讀如下: 兩大背景:國海事件和防金融風險。作為規范債券交易的綱領性文件,302號文有兩大背景:一是2016年12月國海證券蘿卜章事件凸顯……[詳細]
本期編輯: 李正 7240759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