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車,期待跨出新路
小米為何跨界造車?此時進入新領域晚不晚?上一輪新能源汽車投資熱,一度在國內催生出上百家新品牌,短短五六年后,只有蔚來、小鵬、理想等少數企業脫穎而出。...>>詳情
濤濤不絕:“風口”下的跨界造車還需警惕產能過剩
對于最新入局的小米和雷軍而言,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退坡、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加速轉變的大背景下,最終決定其“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創業”能否成功的還將是產品,只有盡快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有可能在市場上謀得一席之地...>>詳情
·小米跨界造車勝算幾何?
有業內人士指出,與手機和智能家居產品相比,汽車從復雜度、安全性要求和資金投入上都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從產品制造到銷售渠道,都需要雷軍和小米進一步適應...>>詳情
·小米跨界造車號角全面吹響,雷軍得小心鎩羽而歸
對于小米來說,造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子產品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手機業務的利潤也越來越薄,而手機又是小米的主要營收業務,此時小米手中握有大量現金,在極端白熱化競爭出現之前,創始人雷軍必須為小米這家撕裂式成長的企業找到一條更好出路...>>詳情
互聯網企業為何紛紛跨界造車
華為通過自動駕駛云服務、高精地圖云服務、車聯網云服務、V2X云服務構筑華為云服務架構體系,為廣大車企提供產品服務。圖為華為亮相2020年中國國際汽車展覽會,展示汽車智能化技術...>>詳情
央視網評互聯網巨頭跨業新能源造車:夢想“彎道超車” 小心中途“翻車”
央視網評也指出:“可現實問題是,這種跨業式、跨越式發展要建立在雄厚的技術基礎之上,造車不是積木游戲,如果門檻真的這么低,那傳統車企”百年積淀“”工匠精神“豈不是鬧著玩的?”...>>詳情
跨界造車 各路“大佬”有備而來
不僅是小米,此前還有索尼、百度、富士康……汽車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迎來眾多重量級跨界者。在新一輪跨界造車熱潮的背后,固然有電動化帶來造車門檻降低的機遇,也昭示出汽車業未來形態的顛覆性變化...>>詳情
跨界造車突然再次興起的“跨界造車熱”
一方面,國內汽車市場“馬太效應”凸顯,部分實力較弱的車企逐漸淡出賽道;另一方面,隨著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變革為汽車產業帶來新機遇,一些IT企業試圖用好自己引以為傲的“互聯網基因”,進入或者準備進入汽車制造業...>>詳情
本期策劃:才山丹 編輯:張偉 郵箱:75253352@qq.com
證券日報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