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來,汽車銷售遭遇滑鐵盧,連續三個月負增長,9月更是創下7年內最大降幅,令人瞠目結舌!金九銀十車市不振,老百姓為啥不買車了?背后的原因簡單也復雜。低迷的車市也將加速汽車產業的洗牌。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寒冬期”的論調。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就表示,從目前形勢來看,產銷高速增長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了,低增長恐怕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常態。但有業內專家則表示,“寒冬期”的說法站不住腳,近期市場低迷只是一種短期狀態,不會發展為長期態勢,未來中國汽車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10天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統計分析,2018年8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0.5萬輛和179萬輛,產量比上月下降1.2%,銷量比上月增長12.6%;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銷量分別下降4.7%和4.6%。這其中,轎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和3.7%;SUV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2%和6.2%;MPV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6.7%和13.8%;交叉型乘用車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6.9%和19.3%。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7個月,自主品牌每個月的市場份額變化和趨勢都與去年相差得不遠,但8月卻突然大幅下降。[詳細]
事實上,不僅僅在中國,全世界的汽車都不好賣了。汽車行業出現了衰落跡象,特別是乘用車的消費出現全球性的下滑趨勢。在島國日本,汽車的銷量已經持續了近30年的停滯——從80年代達到巔峰后,日本人對于汽車消費的熱情逐年消退。[詳細]
消費者消費升級需求強烈,對于汽車產品技術、品質等需求更加提高,這也推進中國汽車產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行業洗牌進一步加速。[詳細]
今年9月,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明顯下降,延續今年以來汽車市場的低迷走勢。其中,乘用車和商用車產銷量同比下降都非常明顯。而今年前9個月,整體汽車產銷量增速也持續回落,總體表現低于年初預期。低迷的車市加速了汽車產業的洗牌,一部分汽車品牌或逐步退出市場,而那些大力推進技術升級,努力貼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將迎來春天。[詳細]
在全球車市充滿蕭蕭寒意的大環境下,新能源車市場卻方興未艾,新能源車銷量增速一枝獨秀,吸引各大汽車巨頭加碼布局,業內認為新能源汽車將迎全球放量。[詳細]
【相關閱讀】:入股德國加氫站運營商H2M 長城汽車全面布局新能源領域
對于車市的低迷,行業普遍認為將維持一段時間。中信證券在研報中建議,汽車行業的投資邏輯已經從爆款SUV轉向到爆款新能源,因此具有爆款新能源汽車潛力的企業更值得關注。[詳細]
【相關閱讀】:新政倒逼新能源汽車迭代升級 前9月產銷同比雙升
10月23日,國新辦舉行2018年前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回答今年汽車產值和銷量都較為低迷的提問時表示,從目前形勢來看,產銷高速增長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了,低增長恐怕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常態。[詳細]
這兩年汽車銷量快速增長透支了汽車銷量增長空間,2018年取消購置稅優惠政策后,汽車銷量下降在意料之中。[詳細]
本期責編:何帆 郵箱:912292806@qq.com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 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 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 電子郵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