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銀行板塊強勢飚升,整體大漲近4%,25只銀行股中有11只呈大單資金凈流入,合計流入16.05億元。今年以來,銀行板塊累計漲幅達16.06%。引人矚目的是,工商銀行昨日盤中總市值超過摩根大通,成為全球市值最大銀行。分析人士表示,受益于實體經濟的回升,2017年銀行業業績大幅改善,為銀行板塊走強打下堅實基礎,資金持續布局且業績穩健增長的銀行股有望繼續走強。其中,天風證券便表示,在經濟溫和復蘇以及板塊低估值共振作用下,A股銀行板塊估值體系有望重構,估值進一步上行可期,預計板塊整體市凈率有望達到1.3倍左右水平。從基金持股情況看,2017年四季度公募基金重倉銀行板塊比例僅為6.23%,比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預計2018年銀行股將成為標配。
銀行股遭爆炒邏輯
2018年以來,價值投資仍是A股市場的投資主線,在此背景下,成長能力以及估值水平依然是衡量個股投資價值的主要依據。
從銀行板塊的業績方面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據2017年三季報披露,兩市25家上市銀行中,24家報告期內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貴陽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常熟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無錫銀行等報……[詳細]
低迷許久之后,開始大象起舞的銀行股,從個別股票一枝獨秀,開始全面開花的集體上揚。
1月23日銀行股再次集體大漲,截至收盤,建設銀行A股漲8.28%,光大銀行漲7.14%,中國銀行漲6.36%,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寧波銀行均漲幅超4%,中信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等漲幅超3%。
22日,在3400點上方盤桓許久的滬指,終于突破3500點。這一波行情中,銀行股功不可沒,而工、建、中、農四大國有行年內平均漲幅達到14.2%以上;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行,年內漲幅也全部超過10%。個別小盤銀行股年內的最高漲幅,更是達到了45%左右。
資產質量、業績改善預期較好,是銀行股這一波行情的支撐力量。“總體來看,整個商業銀行2018年的資產質量、經營,可能都會穩定向上。”業內人士分析,隨著2018年的經濟……[詳細]
從某種程度上說,銀行業跟隨著中國經濟,正走在復蘇道路上,股價的表現已經說明了這一點。自2017年以來,工農中建四大行AH股均出現大幅飆升,招商銀行AH股股價均實現翻倍。與此同時,歐美銀行股股價表現也相當強勢,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個股均有30%以上漲幅。
過去一年多中國銀行股股價漲幅大多高于歐美銀行股,但市盈率普遍較低。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昨日,中國19只千億市值銀行股最新滾動市盈率平均值為9.53倍(涉及到AH股時以A股市盈率計算),13只千億市值銀行股市盈率低于10倍,只有1只銀行股市盈率高于20倍。
美國銀行股的市盈率普遍較高。數據顯示,美國14只千億市值銀行股最新……[詳細]
今年以來的一個明顯趨勢是,無論是大行還是中小銀行,貸款定價相較于去年有所提高。一家上市城商行信貸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該行今年對公投放貸款指導價較基準利率上浮20%以上,幅度高于去年。
大行的貸款定價也較去年有所上調。上證報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一家大行的某省分行,今年新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利率平均上浮幅度為13.65%,較年初提升7.08個百分點。該分行還要求以逐月提高定價作為目標,同時,對利率上浮幅度低于30%的貸款投放,實行行領導逐筆審批制。
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今年明顯感到額度比去年緊張,銀行要把有限資源用到收益更高的項目上,貸款整體定價水平比去年高。“去年也要求上浮,但是力度沒有今年這么大。”他補充說。
在受訪人士看來,當前銀行存貸兩端都受到“擠壓”,勢必上調貸款定價。某大行華東地區相關負責人認為,銀行間市場資金批發價格的上升,實際上已算變相“加息”,負債端的成本上升必然會……[詳細]
多家機構稱是2018年標配
通過對機構觀點梳理發現,機構普遍看好銀行板塊2018年的走勢,且認為估值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其中,天風證券便表示,在經濟溫和復蘇以及板塊低估值共振作用下,A股銀行板塊估值體系有望重構,估值進一步上行可期,預計板塊整體市凈率有望達到1.3倍左右水平。從基金持股情況看,2017年四季度公募基金重倉銀行板塊比例僅為6.23%,比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預計2018年銀行股將成為標配。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也表示,2018年銀行板塊一季度有確定性向上行情,既有絕對收益也有相對收益。從目前估值來看,銀行股估值仍然較低,在經濟溫和復蘇的背景下,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個股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詳細]
24日早盤,銀行板塊走強。截至發稿,招商銀行漲逾3%,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漲逾2%。
據證券日報報道,分析人士表示,受益于實體經濟的回升,2017年銀行業業績大幅改善,為銀行板塊走強打下堅實基礎,資金持續布局且業績穩健增長的銀行股有望繼續走強。
天風證券便表示,在經濟溫和復蘇以及板塊低估值共振作用下,A股銀行板塊估值體系有望重構,估值進一步上行可期,預計板塊整體市凈率有望達到1.3倍左右水平。從基金持股情況看,2017年四季度公募基金重倉銀行板塊比例僅為6.23%,比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預計2018年銀行股將成為標配。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也表示,2018年銀行板塊一季度有確定性向上行情,既有絕對收益也有相對收益。從目前估值來看,銀行股估值仍然較低,在經濟溫和復蘇的背景下,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事實上,海外銀行股的行情早在去年就已開始啟動,匯豐控股、美國銀行去年漲幅達到35%以上,摩根大通、花旗漲逾20%。經濟強勁復蘇、企業樂觀、利率走高、業績回升、監管放松等都將支撐銀行股在2018年大放異彩。
雖然在過去一年已積累較大漲幅,但目前全球銀行股相對來說還比較便宜,大型銀行的遠期市盈率僅僅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均值的70%左右。
1)企業樂觀情緒高漲
美國服務業樂觀情緒在去年10月一度逼近逾10年來……[詳細]
銀行股的車還能上嗎?
昨日,銀行板塊強勢飚升,整體大漲近4%,25只銀行股中有11只呈大單資金凈流入,合計流入16.05億元。今年以來,銀行板塊累計漲幅達16.06%。
從銀行板塊的業績方面看,據2017年三季報披露,兩市25家上市銀行中,24家報告期內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貴陽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常熟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無錫銀行等報告期內業績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此外,目前共有3家上市銀行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且均實現業績預喜,分別為:寧波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
從估值看,盡管銀行股在2017年以來股價實現大幅上漲,但板塊估值依然較低,統計發現,截至昨日,銀行板塊整體市凈率為1.04倍,包括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詳細]
A股銀行板塊自2018年以來一路高歌猛進,漲幅達15.66%,大幅跑贏大盤同期7.24%的漲幅。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25只銀行股股價集體上漲,其中5家農商行表現最為搶眼,平均上漲20.41%,張家港行(002839.SZ)更是連續三天漲停;其次為國有五大行,平均漲幅為19.61%,值得一提的是,建設銀行(601929.SH)以27.73%的漲幅居于25只銀行股首位;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平均漲幅略小,分別為13.55%和12.03%,浦發銀行(600000.SH)以2.46%的漲幅墊底。雖然各家銀行都獲得了一定漲幅,但從估值上看,還有多只銀行股股價低于每股凈資產,處于“破凈”狀態。
對于銀行股的上漲,市場普遍認為與經濟復蘇、銀行估值重構、業績回暖等因素有關。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全年經濟數據,國民經濟穩中向好……[詳細]
【相關閱讀】:銀行股新年后持續暴漲工行成全球最大行
首先,當前估值提升并未超預期。目前銀行的估值對得起基本面,價格守得住,后續有空間。最終大行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在估值上應該形成超出行業的溢價。
其次,銀行股上漲的邏輯沒有被破壞。一行三會制度補短板進程在去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再次重啟。包括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系列政策(如大資管新規、互聯網金融、影子銀行、金控公司等)還沒有落地。監管的加強將收緊炒作型小票的資金鏈,引導資本市場投資風格向價值切換,資金進一步向藍籌集中。銀行股行情將從現在的估值修復到最終體現為藍籌股的流動性溢價。至于基本面,融資需求表外轉表內,銀行議價力提高,凈息差改善;守住系統性風險底線的政策環境為銀行平穩解決……[詳細]
【相關閱讀】:價值發現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銀行板塊周二大漲近4%,吳江銀行漲停,建設銀行大漲8.28%,光大銀行大漲7.14%,此外,中國銀行、常熟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寧波銀行等個股漲幅也均超過4%。
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表現搶眼,具體來看,在兩市25只銀行股中,年內有22只累計漲幅超過10%,其中,建設銀行、張家港行、吳江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工商銀行等6只個股開年以來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
業內分析,業績向好,估值偏低,機構加大配置是銀行股上漲的主要原因。在經濟溫和復蘇以及板塊低估值共振作用下,A股銀行板塊估值體系有望重構,進一步上行可期。
25家上市銀行24家三季報凈利同比增長
從銀行板塊的業績方面看,據2017年三季報披露,兩市25家上市銀行中,24家報告期內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貴陽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常熟銀行……[詳細]
本期編輯: 何帆 許潔 9122928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