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都是雙11” 遠程辦公剛需爆棚
記者注意到,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成為不少企業和機構的首選。目前,騰訊企業微信、阿里釘釘、字節跳動、金山辦公等均已推出了相關業務,并進行了擴容、免費等調整,其背后云計算提供了極大支持,高峰值需求爆棚的問題也相應得到了解決。>>詳情
遠程辦公持續升溫 信息安全防護面臨新挑戰
近日,360安全大腦捕獲了一例利用新冠狀肺炎疫情展開的攻擊案例,攻擊者利用疫情相關題材作為誘餌文檔,對抗擊疫情的醫療工作領域發動定向威脅攻擊。>>詳情
《肥龍過江》提檔至2月1日 繼《囧媽》后成第二部轉上網點播院線電影
“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今年春節爆發的疫情對全國民眾和電影市場都是一場考驗,很多用戶滯留在家,對優質電影有強烈需求。>>詳情
《囧媽》等三部影片除夕上映 徐崢發微博求寬容
從來沒有一部春節檔影片,是在除夕當天上映的,《囧媽》開了先例。1月20日13時,徐崢一條微博,攪渾了春節檔原本的生態格局。徐崢表示,電影《囧媽》提檔至大年三十上午8時公映,隨后《熊出沒·狂野大陸》《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紛紛加入提檔大軍,三部影片均提前一天于除夕日上映。>>詳情
證券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金融行業云應運而生
騰訊云資管行業總經理賈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金融行業上云是一個非常大且明確的趨勢,監管機構都在鼓勵金融科技進行新的嘗試。金融行業云是目前證券行業正在布局以及摸索的方向。”>>詳情
券商2月份以來“云調研”67家公司487次重點關注計算機、醫藥生物兩大板塊
春季行情疊加年報預期,券商調倉換股的需求不減,需要進一步甄選優質且具潛力的標的。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券商的調研步伐并未減緩,并以“云調研”電話會議方式為主。>>詳情
“宅”成時尚 新春游戲市場有望持續火爆
“這個春節沒出過幾次門,除了陪家人刷劇、打牌,大部分時間都在打游戲。”今年35歲的“老楊”告訴記者,其實他已經好多年不玩游戲了,但由于近期情況特殊,他和兒時的玩伴又重歸線上“戰場”,通過電子競技打發時間。>>詳情
巨人網絡聯席CEO吳萌:游戲市場進入紅海階段
“游戲市場已進入下半場競爭,進入爭奪存量、充分競爭的紅海階段。巨人不是一家擅長跟風模仿的公司,巨人擅長的是下半場,巨人的能力、優勢會逐漸展現出來。”吳萌表示。>>詳情
疫情特殊時期慢病患者配藥難 互聯網醫療助力解決痛點站上風口
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的獨特優勢,鼓勵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及藥品配送服務。>>詳情
在線問診人數持續增長 互聯網醫療助力打贏抗擊戰“疫”
業內人士表示,在線診療是互聯網醫療的第一步,而后續的服務增值,例如銷售藥品、器械等,以及健康管理等,則是企業打通閉環的關鍵。>>詳情
消費行業投資人:暫時進入“休眠期” 疫情后或有報復性反彈
長期來看,疫情過后人們的生活將回歸正常,有些線下消費服務方面的基本需求是不變的。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人們還是愿意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空氣,去社交、去體驗線下服務。餐飲、服務、旅游等行業,未來或將迎來報復性的反彈。>>詳情
疫情當前 消費類企業如何穿越生死線?
面對目前的狀況,消費類企業應該如何穿越生死線?天圖投資合伙人魏國興在第一路演的在線直播中講述了自己結合疫情下的思考,認為消費類公司要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維度著手準備,用不同的策略來面對目前的挑戰。>>詳情
生鮮電商野蠻生長時代結束 頭部企業活下去要拼內功
2019年,生鮮電商新模式不斷涌現,但到了年末,呆蘿卜、秒生活和我廚等生鮮電商相繼出現倒閉或者資金鏈斷裂等問題。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資本趨于冷靜,生鮮電商野蠻生長時代也已經結束,靠燒錢擴大規模的模式似乎已經行不通。>>詳情
生鮮電商打響新戰“疫” 供應鏈考驗再度升級
在去年經歷過洗牌的生鮮電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戰“疫”,訂單暴增,缺菜缺貨,配送小哥也不足,有人說是風口,也有人說是考驗。>>詳情
疫情加速酒行“馬太效應”一線品牌底氣足中小酒企受重創
白酒上市公司股價在經歷了節后首個交易日大跌之后,紛紛回升。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對一線領軍酒企及二線半全國化酒企的影響較小,重創中小酒企。對整個酒行業來說,“馬太效應”會加速。龍頭酒企股價大幅回調后,價值投資凸顯。>>詳情
疫情催生白酒拐點論 分化加劇倒逼渠道改革
關于疫情對白酒行業的影響,最近有分析人士從量化的角度指出:春節疫情影響白酒行業業績大概在10%-20%之間。不過,對于量化的數據,多數分析人士并不認同。>>詳情
終于來了!自如推出費用減免、退租免責;此前自如被投訴借疫情“坐地起價”,蛋殼公寓被指強制業主免租
被投訴趁租客不便“坐地起價”,自如的公開回應和優惠措施來了!
自如2月12日發布公告稱,未來將持續維持續約和新簽價格的穩定。同時,對于因疫情導致無法如期返回租住城市的自如客,提供便利續租、退租流程。例如,減免2月全月的服務費。
近日,多位網友在投訴平臺上反映,在當下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租房平臺自如不但沒有減免措施,反而提出續約漲價,被質疑趁租客搬家不便“坐地起價”。>>詳情
本期編輯:何帆 策劃:上官夢露 郵箱:912292806@qq.com
證券日報 版權所有